保生大帝兄弟 三百年後重逢
【聯合報╱記者顏福江/高雄報導】
|
三百多年前因鄭成功攻台,無情戰火導致保生大帝「三兄弟」失散,因緣際會下,位於台南的「大哥」(右一)道出歷史,昨受邀至大寮與「三弟」(右二)相會,手足終重逢。
記者顏福江/攝影
高縣大寮鄉的保龍宮奉祀的一尊歷史有三百多年的「醫術真人」保生大帝,兩位「哥哥」因戰火顛沛流離失散,大哥及二哥輾轉分別落腳在台北及台南,唯獨最小的他命運多舛,曾被埋土百年後才被人發現,日前台南的「大哥」並降駕保龍宮「尋弟」,雙方廟宇的人員查證後,證實這段因緣,兩廟昨會香,大哥與三弟終重逢。
保龍宮主委張簡振豐表示,大陸福建海滄青礁吳氏族人,共請三尊同袍金尊渡海來台開墾,其中另兩尊,即是「大哥」醫寧真君保生大帝,及「二哥」開基保生大帝。
三兄弟來台後「定居」現在的基隆一帶,不料,鄭成功攻台,荷蘭人敗戰北退,兵荒馬亂中,吳氏先人帶著大祖「醫寧真君」保生大帝南下「避難」,後來從安平要北返時,因水路被封閉,被迫留在台南,供奉現在的台南縣西港鄉玉敕開仙真宮。
而「留守」北部的二弟及三弟,前者被凱達格蘭族人迎奉至「龜泵社」,即現在的台北市大龍峒;三弟則在清末被棄於塵土深埋105年後,高市美術館興建動工時,被挖掘出來,並被一名骨董商收集22年後,3年前再被屏東潮州一間佛具店的雕刻師傅買走收藏。
張簡振豐表示,保生大帝在去年底指示,要到屏東縣潮州鎮找回祂的古金身,弟子按指示到佛具店,果然發現一尊小古樸雕刻精緻的木雕神像,手指是罕見的法指,確定是保生大帝金身後迎回廟中奉祀,神像整修後,今年5月下旬重新開光,與原保生大帝神祇一起供信眾膜拜。保龍宮另將擇期與遠在台北的「二哥」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