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西港香醮廟宇 (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驅瘟‧逐疫‧燒王船—迎王習俗及其民俗藝術

‧圖∕謝宗榮


⊙本文刊載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藝》雜誌第100期,20126月。


 













▲清代送瘟龍船版印圖反映出民間驅瘟逐疫的心理。



過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暮春之後,時序就開始進入潮濕悶熱的夏季氣候,許多在冬季期間蟄伏的細菌、病毒也開始活躍了起來,尤其到了端午節光景,許多傳染病也進入了高峰期。因此,時值暑氣熾盛的陰曆五月一向被古人稱為「毒月」,並發展出許多驅除毒氣的民間習俗,如端午節在門口懸掛菖蒲榕艾,在身上配戴香包,在額頭點上雄黃,洗藥草浴,在大門上貼五毒符或鍾馗像等,而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其主要的原始用意之一也就是驅瘟逐疫。


在昔日現代醫學不發達的年代裡,人們將生活中一些造成大規模感染的傳染性疾病,如鼠疫、痢疾、霍亂等統稱為「瘟疫」。由於先民們不瞭解這些傳染性疾病主要是由細菌、病毒所引起,往往將其視為超自然力量所致,認為乃是天上所派遣的瘟神來散發瘟疫、懲罰世人,因此才會造成大規模的病變、死亡。為了消除瘟疫所帶來的威脅,先民們就向這些上天派來散發瘟疫的「瘟神」祈求,請祂們收回瘟病並將境內的疫氣給帶走,而這些在人們心目中職司「散發瘟疫」的瘟神,就逐漸演變成兼具有驅瘟逐疫與「代天巡狩」監察善惡的王爺、千歲爺,並發展出送王船的儀式,以祈求王爺將境內的瘟病疫氣帶離,也形成南台灣十分興盛而深具特色的迎王習俗與王船文化。






      ▲嘉義先天宮供奉一艘日治時期由泉州送出的王船。



南台灣的鄉民們對於具有威嚴神格的王爺公,總難免有一種敬畏交加的情愫,同時在歷史軌跡的推衍下,更發展出許多神話傳說,也使得王爺公們蒙上一層神祕的面紗。不管是為了拯救村人免於瘟疫災難而投井犧牲自己性命的五位少年書生,或是不忍世人遭受瘟疫荼毒而吞服瘟藥升天的仁心神差,或是因為唐太宗一時戲言失策而被張天師所誤殺的三百六十名新科進士。這些神祕而又瑰麗的神話傳說,骨子裡還是反映了台灣先民們對於墾殖南台灣這塊土地的不安情愫,以及對經常流行於亞熱帶地區,每每催折無數生命的「瘟疫」之恐懼感。


為了消除「瘟疫」所帶來的不安與恐懼,在廣大的南台灣地區各角落中,人們一方面建立了無數的王爺廟,供奉著具有驅瘟逐疫職司的千歲爺,另一方面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迎王祭典,盛大且敬謹地祭祀千歲爺,並建造華麗的王船,以祈求代天巡狩的千歲爺,在接受了信眾們敬獻的豐富宴席與演戲娛樂之後,也聆聽人們發自內心底的期望,快快將境內的瘟病、疫氣驅送離境,好讓人們能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王府內高懸代天巡狩幛幔。



在台灣眾多祭祀王爺的廟會祭典當中,一般來說以在祭典中有舉行「送王船」儀式者最受矚目,一般民間多通稱為「王船祭典」或「燒王船」,盛行於嘉義至屏東一代的西南沿海與澎湖地區。在這些地區的王船祭典中,一般公認較為著名而具有代表性者,以屏東東港的「迎王平安祭典」與台南西港的「王醮刈香祭典」為主,並稱為「南東港、北西港」。兩大王船祭典都在每逢地支年丑、辰、未、戌,三年舉行一次,稱為「三年一科」,兩者各具特色,都各是南台灣王船信仰的典型之一,近年也分別被文建會指定為民俗類國家重要文化資產。


若以祭典特色來看,西港王船祭典著重在典型「王醮」(或稱「瘟醮」)道教儀式的舉行,其祭典特色為三朝的王醮醮典、白天送王,並發展出送王時的搶鯉魚旗風俗;東港王船祭典的特色則在於祀王、宴王時的儒家式祭儀,王船建造美觀、船體龐大,以及凌晨送王等,其中尤以王船建造及裝飾藝術最為民俗文化界所稱道。


三年一科「東港王船祭」迎王平安祭典的舉行,每科傳統都在農曆九月中旬以後舉行,其特色為祭典時間長(前後為時八天)、祭典組織綿密、參與人數眾多、儀式形式與內容豐富、王船建造美觀雄偉等。其祭典籌備時間長且內容豐富,包括組織形成、中軍府降駐、王船建造、陣頭操練、庶務準備等;而祭典內容更有王府上樑、水邊請王、過火安座、王駕出巡、王船法會、遷船遶境、王船添載、水邊辭王等;祭典形式更是多元,包括了道教科儀、儒教祭禮、神祇與王船遶境、陣頭表演、信眾祭祀解運等,其中尤其是以祭典最後二日的王船遶境和送王遊天河(燒王船)最為熱鬧。東港王船祭遶境期間各類名目繁多的神將陣頭,諸如五毒大神、二十四司、十二家司、十三金甲等,是東港迎王祭典的主要特色之一,而祭典中為了迎奉五位千歲爺與中軍府、溫王爺等神祇所組成的轎班人員,在祭典中依照傳統穿著各色服裝,構成了陣仗分明的隊伍,也是其他地區廟會祭典所少見的特色。








東港王船是精緻的民俗工藝與宗教藝術。



不過東港王船祭最受矚目的還是祭典中壯觀華麗的木造王船,也是宗教藝術的精緻之作。早期東港的迎王活動規模較小,以紙糊方式製作的王船,直到民國六十二年以木造王船取代紙船後,才逐漸發展出近代壯觀的王船。在整個王船祭典中,倒數第二天的王船遶境(遷船)是送王之前最重要的活動,也最具有「實質」的宗教功能。也因為王船遶境具有重要的押煞逐疫意義,因此傳統上都會等到王船遶行鎮內的重要街道後,方再入廟舉行添載。而身軀龐大的王船船身,在多數相對不顯寬闊的東港街道中遶行時,也構成一幅「陸上行舟」的壯觀景象,是東港王船祭典在燒王船之前,最引人矚目的焦點。



      ▲東港迎王祭典在送王前進行王船遶境。



整個東港平安祭典活動,就在最後一天凌晨的水邊辭王儀式中,達到高潮同時進入尾聲。末日凌晨一時左右,送王隊伍各神轎在眾多信徒簇擁之下,依次到達海邊,最後到達的是身軀龐大的王船。王船到達海邊以後即以金紙固定船身,並逐次將桅杆及風帆組裝起來,等到送王時刻一到,就燃放鞭炮以引燃大火。在王船燒起之後,當地隨各角頭神轎來與千歲爺送行的信眾,紛紛將手中大香插在海灘上,隨即轉身與神轎一同離去,只剩遊客或拍照者為主的民眾圍觀。王船燒化送走王駕之後,東港信眾深信千歲爺已將一切邪煞、疫鬼、替身等一併帶走,工作人員在漸次完成最後的收尾工作後,也紛紛返家休息,結束了近一個月來的緊湊與忙碌。








東港迎王祭典末日凌晨送王遊天河。



台南西港慶安宮主辦的迎王祭典通稱為「西港仔香」,祭典內容主要分為「刈香」與「王醮」兩大部分,為刈香與王醮合一的「香醮型」廟會,這也是今日「西港仔香」的特色。西港王船祭時間皆在丑、辰、未、戌之年的農曆四月中旬舉行,前後為時六天,以道士團所執行的一朝火醮、三朝王醮與王府的諸般行儀為核心,不過一般信眾則特別重視王爺的出巡遶境活動。西港仔香的代天巡狩王爺遶境活動,將遶境區域分為三區,自請王之後第二日展開,為期三天,如果再加上請王隔日的「請媽祖」活動,則各神駕、陣頭全體參與者共計四天;至於首日的請王與末日的送王,則僅限於少數神駕、陣頭參與。


 


      ▲西港刈香祭典王府內供奉三尊紙糊王爺像



      ▲西港刈香祭典期間,醮首誠惶誠恐地進入王府參謁王爺。



西港仔香刈香遶境的範圍,持續隨著參與庄頭的增加而日漸擴大。從早期的十三庄、二十四庄增加到三十六庄、七十二庄的規模,民國八十九年庚辰科之後則增加到九十六庄以上。隨著香境的擴大,參與的庄頭、廟宇、陣頭也日漸增多,每科都超過六十個,其中多數是各庄頭為因應刈香所發展出來的陣頭,十分有在地特色。在陣頭類型方面,較普遍的有金獅陣、宋江陣、牛犁歌陣、跳鼓(鼓花)陣、天子門生、神將團(神偶)、什家將等。獨有一陣者,除了台南地區相當受重視的蜈蚣陣之外,還有白鶴陣、水族陣、南管團、高蹺陣等。這些陣頭中以人數眾多的宋江陣及金獅陣數量最多,而且是專為刈香活動所組成的子弟陣,在近年鄉村地區人口不斷外流的情形下,還能保有眾多具備農村特色的子弟陣頭,實屬難得,也讓西港仔香的遶境活動獨具特色。



 


       ▲西港刈香祭典宮廟神駕參拜王府準備出發遶境。



在琳瑯滿目的眾多陣頭中,蜈蚣陣是相當特別而受到矚目的陣頭。民間習俗以蜈蚣為「五毒」(蜈蚣、蛇、蟾蜍、蜥蜴、蜘蛛)之首,依照以毒攻毒的原則而認為蜈蚣具有驅毒之力,蜈蚣陣又稱為蜈蚣閣,其型態屬藝閣一類,在前後相連的「棚」之上,由數十名孩童扮演歷史演義人物,下方裝上輪子以利推動,由於形似蜈蚣故名,南瀛地區信眾尊稱為「百足真人」,認為有驅除邪毒的功能。又有一說是昔時曾文溪下游在尚未建堤防時經常改道,人們稱之為「腈瞑蛇」(瞎眼蛇),往往造成人們生命財產之損失,而俗以為蜈蚣可以剋制毒蛇,故希望藉由蜈蚣陣來鎮壓這尾腈瞑蛇,也成為南瀛地區刈香遶境活動的主要特色之一。




      ▲西港刈香遶境中的蜈蚣陣。



      除了遶境活動之外,請王、送王活動也是王船祭典的重頭戲。西港仔香在夜間請王、上午送王,這也是曾文溪流域王船祭典的主要特色之一,但仍以送王時的燒王船場面較受注意。送王儀式在祭典末日上午舉行,送王之前先進行唱班,將王爺、中軍爺及其部屬等紙糊神像,恭請到王船上安置,隨後由道士進行拍船儀式,並奠祭龍船、開水路。緊接著進行王船出澳,由眾人合力將王船拖出王船廠,朝火化王船地點前進,陣頭及信眾則沿路恭送。    



         ▲西港刈香祭典末日送王之前道士進行祭船。



         王船到達王船地之後,先用天庫等金紙將船身加以固定,並先後組裝船桅,等船帆升起後,點火送王,這時乘馬的旗牌官手捧值年中軍爺令牌,不斷環遶王船,而部分前來參與送王的神轎也旋遶起火中的王船以示恭送,與東港地區隨即偃旗息鼓,打道回府的做法相當不同。西港王船祭,因為民眾信奉王船中桅的鯉魚旗可以庇佑航海平安、事業昌盛,歷來在王船中桅倒下後,有任信眾爭搶鯉魚旗的習俗。送王之後,道士團還須進行西港五角頭普度,等到傍晚的普度儀式結束後,三年一科的西港仔香祭典,才算正式劃下句點。






 




      ▲西港刈香祭典末日中午送王遊天河。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1年西港玉勅慶安宮壬辰香科大醮典請媽祖‧三日香轎號


1.   開路先鋒--烏竹林廣慈宮謝府元帥-(金獅陣)
2.   左先鋒--海寮普陀寺楊府太師-(南管、八美圖)
2.   大港寮大興宮謝府元帥-(鼓花陣)
3.   右先鋒--高雄仁武天波府七顯寶寺楊府太帥-(開路鼓)
5.   刀兵教主--三五甲鎮山宮池府千歲、地藏王菩薩、天上聖母-(八家將、文武郎君)
6.   八份姑媽宮仙姑娘媽-(宋江陣)
7.   七股十份聖護宮天上聖母
8.   七股大寮龍安宮廣澤尊王-(宋江陣)
9.   七股十份唐明殿沿海城隍、沿海姑娘-(將爺團)
10.  三合寮三安宮池府千歲-(鼓花陣)
11.  新吉保安宮周府千歲-(宋江陣)
12.  佳里東勢寮通聖宮王府三千歲-(跳鼓陣)
13.  十一份文昌殿
15.  七股市場南千宮吳府千歲-(高蹺陣)
16.  佳里南勢角南勢慈聖宮天上聖母、朱母娘娘-(排班喝路)
17.  七股義合頂義合保安宮保生大帝
17.  七股義合下義合保興宮保生大帝-(素蘭陣)
18.  太西北極殿玄天上帝-(車鼓陣)
19.  東竹林保安宮吳府千歲、中壇元帥、池府千歲、黑虎將軍-(牛犁歌陣)
20.  七股槺榔玉安宮李府千歲-(鼓花陣)
21.  外渡頭中社厚德宮謝府元帥-(宋江陣)
21.  安南區什份塭玉勅清安宮謝府四元帥、雷府大太將、三名夫人
22.  安南區公親寮親水寺親水祖師-(天子門生)
23.  後營天武宮王靈天君-(鼓花陣、素蘭陣)
25.  七股鹽埕地永興宮溫府千歲-(鼓花陣)
26.  三佰二十萬三和宮吳府千歲
27.  七股九塊厝神帝府廣澤尊王
28.  佳里蚶寮里福安宮吳府千歲、保生大帝-(鼓花陣)
29.  後營營西慈鳳宮仙媽娘娘
30.  新港天后宮天上聖母-(水牛陣)
31.  七股看坪福安宮吳府千歲、朱府千歲、保生大帝-(鼓花陣)
32.  劉厝聖帝宮關聖帝君-(鼓花陣、紡車輪)
33.  砂凹仔中社金安宮朱府千歲-(鼓花陣)
35.  七股三合仔佛龍宮觀音彿祖-(鼓花陣)
36.  西港街鎮安宮丁府元帥
37.  高雄玄武北極殿
38.  蚶西港開仙真宮保生大帝-(鼓花陣)
39.  七股竹港竹仔港麻豆寮玉旨德安宮開基聖母-(金獅陣)
40.  七股永吉吉安宮吳府千歲-(天子門生)
41.  雙張廍保天宮九天玄女娘娘-(大鼓花陣)
42.  學甲寮下宅仔進興宮殷府三千歲、謝府元帥、中壇元帥
43.  檨仔林鳳安宮保生大帝-(宋江陣)
45.  後營普護宮保生大帝-(宋江陣、天子門生)
46.  仁德土庫興安宮溫府千歲-(開路鼓、謝范將軍、康辛二元帥)
47.  佳里港墘港興宮溫府千歲-(太平歌)
48.  七股番仔塭隆明宮觀音彿祖-(牛犁歌陣)
49.  新寮新安宮李府千歲-(鼓花陣)
50.  後營周文王聖殿周文王
51.  佳里南勢玉勅皇勅九龍殿謝府元帥-(宋江陣)
51.  安定管寮聖安宮天上聖母-(金獅陣)
52.  台南市玉勅弘安宮吳府千歲
53.  東港澤安宮澤府千歲-(牛犁歌陣)
53.  台南市慈雲寺觀音佛祖-(素蘭小姐)
55.  七股竹港代天宮范府千歲
56.  八份天聖宮溫府千歲
57.  七股三股龍德宮天上聖母-(鼓花陣)
58.  大竹林汾陽殿天上聖母-(將爺團、金獅陣)
58.  大塭寮保安宮廣澤尊王、謝府元帥-(五虎平西陣)
59.  下面厝慈聖宮天上聖母


特號.  溪埔寮安溪宮‧公塭里萬安宮天上聖母-(百足真人)
特號.  台南恩隍宮都城隍廟天下第二都城隍-(將爺團)
特號.  楠梓車頭寮代天府城隍境主-(將爺團)


駕前副帥.中港廣興宮‧新市永就榮安宮楊府太師、梁府千歲-(宋江陣)
駕前副帥.埔頂通興宮楊府太師-(宋江陣)
駕前副帥.塭內蚶寮永昌宮池府千歲-(金獅陣)
駕前副帥.竹橋七二份慶善宮梁府千歲、朱府千歲-(牛犁歌)
駕前副帥.溪南寮興安宮普庵祖師-(金獅陣)
駕前副帥.樹子腳寶安宮代天府康府千歲-(白鶴陣、排班、將爺團)

西港玉勅慶安宮(開路鼓、駕前鼓)
西港玉勅慶安宮(水族陣)
西港玉勅慶安宮(八家將)
西港玉勅慶安宮(將爺團)
西港玉勅慶安宮(帥爺團)
西港玉勅慶安宮(牌班喚路、駕前吹)
王轎.西港玉勅慶安宮保生大帝轎
王轎.西港玉勅慶安宮代天巡狩千歲爺轎
王轎.西港玉勅慶安宮天上聖母轎


以上僅供參考,正確轎號請以慶安宮公布為主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節慶由來:


相傳台灣早期因瘟疫猖獗,眾人即以作「王醮」來祭拜俗稱王爺的瘟疫神,祭典中送王船的儀式,有瘟疫能隨船而去的象徵。一般流放王船為「遊地河」;燒王船,讓灰燼升天則為「遊天河」。其中西港的慶安宮,約在道光二十七年(西元1847年)首創燒王船儀式,是為避免王船因漂流他處,造成災害,至今已有二百年左右的歷史。


● 節慶介紹:



西港燒王船之醮期為六天,第一天舉行天上聖母前往台南市鹿耳門天后宮謁祖儀式,第二天則架棚作火醮,當晚恭請王爺,第三天王爺開始在西港鄉及週遭鄉鎮的七十八村繞境三天,第四天舉行祭祀普渡,第五天以王爺出巡的陣頭遊行表演為主,至第六天中午則燒王船。「南瀛五大香之一」俗稱「西港仔香」的刈香活動,燒王船之前,會先繞境三天; 由盛大的蜈蚣陣開道,隨行的陣頭多達五、六十隊,為西南沿海一帶,每三年一次最盛大的王爺祭典。最後,壓軸的燒王船儀式,由各庄民齊心合力牽拉著王船,進行陸上行舟,裝扮成王爺部將或衙役的人再合力將王船安放在堆積如山的金紙上,信眾們陸續將供奉的糧食、牲畜、紙錢及各式日用品搬上王船,作為王爺〝添載〞之物,一尊尊紙糊的兇神、惡煞及瘟王像也隨後被放置於王船的四周,待吉時一到,點燃紙錢瞬時化作一片火海,也同時驅走一切災厄。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港慶安宮刈香 5/6盛大登場


民視 更新日期:2009/04/30 00:01



台南縣西港慶安宮,三年一科的進香活動,即將在5月6日登場,不過各地陣頭表演,都要在活動登場前先驗收,今年遇到經濟不景氣,陣頭當中不少成員是沒工作的,也因為有了進香活動,讓他們多少有點收入。



練家子精神,在這一刻瞬間爆發真材實料的對打,強而有力的刀棍聲,撼動了場外欣賞的民眾,就連小朋友耍起宋江陣,一樣是有模有樣。



慶安宮三年一科的刈香活動將在5月6日登場,所有的陣頭都要先開館驗收,如此一來,找不到工作的陣頭成員,也多少有點收入。



各地陣頭齊聚,為5月6日在慶安宮登場的三年一科刈香活動暖場,還要使出全力,拿出真功夫一較高下。(民視新聞南部綜合報導)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第一香{西港香}~西港玉敕慶安宮



 


西港 玉勅 慶安宮 香科醮典起源 經過:


慶安宮自康熙五十一年建廟以來,尚無香科建立,某年初夏,適因瘟疫盛行, 其時醫學尚未發達,


感染疾病均束手無策,一切醫療治病均仰賴於[神],地方上惟恐疾病繼續蔓延,於是邀集各部落


角頭代表,持齋入宮求乞,祈求諸神發揮神力,掃除瘟疫而佑群黎.


及至乾隆四十九年,歲次甲辰,始由八份懿德宮(姑媽宮),首創第一次甲辰香科醮典(俗稱割香)


 ,並制三年為一科之定例(三年一科乃依據科舉時代三年一次大比之年為準則),相繼延續十三


科,至嘉慶二十五年庚辰香科.


至道光三年,歲次癸未年,亦即是第十四香科起,由西港 慶安宮接辦,自此以來至今已達七十六


次之香科醮典,參加轄境先是七十二村鄉,其後增至七十八村鄉,現已達九十六村鄉之多,足見


十二瘟王威靈之顯赫,此為西港 慶安宮香科起源及演進.


西港 慶安宮 十二瘟王淵源:


西港 慶安宮香科醮典日期,向來以農曆四月中旬為準則,自因地方發生瘟疫前車之鑑,隨即稟請


玉皇上帝 膺命 玉勅 代天巡狩十二瘟王蒞宮鎮守,以十二地支為值年順序,週而復始並以辰.戌.


丑.未之歲次為香科值科主醮.


十二瘟王輪流為:子年張千歲全  丑年余千歲文  寅年侯千歲彪  卯年耿千歲通  辰年吳千歲友 


                             巳年何千歲仲  午年薛千歲溫  未年封千歲立  申年趙千歲玉  酉年譚千歲起


                             戌年盧千歲德  亥年羅千歲士友


千歲爺之榮任,一則為綏靖地方之妖氛魑魅,一則為驅除地方之疫癘病魔, 自此以後,所有香科轄


境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西港 玉勅 慶安宮己丑香科大醮典


啟建王醮三天:(國)五月三日 (農)四月九日 午前十點起鼓


恭請千歲爺(請王):(國)五月六日 (農)四月十二日 下午六點由慶安宮起駕到王船地恭請千歲爺


(下午七點至九點)開光點眼


火醮:(國)五月七日 (農)四月十三 即十三日清晨一點


送火王:(國)五月七日 (農)四月十三日下午三點


恭請媽祖:(國)五月七日 (農)四月十三日 早上五點由慶安宮起駕



遶境第一日香:(國)五月八日 (農)四月十四日



遶境第二日香:(國)五月九日 (農)四月十五日



遶境第三日香:(國)五月十日 (農)四月十六日


恭送千歲爺登舟(送王):(國)五月十一日 (農)四月十七日午前八點


 


西港慶安宮玉勅代天巡狩


己丑香科三年科醮大典


值科    余千歲



曉諭事           今逢


己丑香科,三年一科之盛典,欽奉


玉皇上帝諭旨,勅令余千歲值科主醮,擇於己丑年農曆四月十三日奉旨宣勤,替天行道,執行


南巡北狩,遶境查察,藉以伐暴安良,獎善誅奸,務期掃蕩妖氛,驅除疫癘,一則安寧社稷,


綏靖地方,一則護衛生靈,保佑黎庶,凡所經之地, 沿途不得有為非作歹之徒,乘機縱亂,如


有故違,嚴懲不貸,特為諭旨,各宜凛遵.勅令一體周知.


天運己丑年農曆四月十三日曉示


參加遶境廟宇單位


港東村烏竹林 廣慈宮--安定鄉海寮村 普陀寺--大港寮 大興宮--高雄縣仁武 七顯寶寺--佳里三五甲 鎮山宮


八份 姑媽宮--太西 北極殿--蚶西港 玉勅開仙真宮--後營營西 慈鳳宮--東竹林 保安宮--大塭寮 玉勅保安宮


大竹林 汾陽殿--新港新復村 五燈伏虎寺--佳里港乾 港興宮--東港 澤安宮--七股槺榔村 玉安宮


新復村溪埔寮 清和宮--八份 天聖宮--七股三合仔 佛龍宮--後營村 普護宮--七股大寮村 龍安宮


佳里南勢角 南勢慈聖宮--東竹林 吳府千歲--佳里南勢 皇勅九龍殿--安定管寮村 聖安宮


七股番仔塭 隆明宮--七股永吉村 吉安宮--台南市觀光城 弘安宮--七股市場 南千宮--砂凹中社 金安宮


西港街 鎮安宮--七股竹港村 玉旨德安宮--下面厝 慈聖宮--七股十份村 聖護宮--七股看坪村 福安宮


後營 天武宮--七股竹港村 代天宮--七股三股村 龍德宮--佳里蚶寮里 福安宮--南市公親寮 清水寺


七股義合村 保安宮--義合村下義合 保興宮--十份村九塊厝 神帝府--學甲寮 進興宮--安南區什份塭 清安宮


外渡頭中社 厚德宮--後營 周文王聖殿--仁德土庫村 興安宮--新寮 新安宮--台南市 慈雲寺


320萬庄 三和宮--七股十份 唐明殿--新港 天后宮--七股鹽埕地 永興宮--三合寮 三安宮--栨子林 鳳安宮


新吉村 保安宮--雙張部 保天宮--劉厝 聖帝宮--慶安村 金龍堂--佳里東勢寮 通聖宮


公塭里 萬安宮--溪埔寮 安溪宮--本淵寮 朝興宮--台南 恩隍宮


(副帥)中港 廣興宮--新市 榮安宮--埔頂 通興宮--塭內蚶寮 永昌宮--竹橋72份 慶善宮


溪南寮 興安宮--樹子腳 寶安宮代天府



西港 玉勅 慶安宮:台灣第一香


文建會已於98年2月17日公告指定台南縣縣定民俗


[西港割香]為國定重要民俗活動


*以上圖文節錄自西港慶安宮己丑香科遶境資料冊*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港玉勅慶安宮往媽祖宮開基天后宮恭迎天上聖母路關表(----請媽祖----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3,國曆5.7(週四)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5:00)→中州寮保安宮(06:10)→新寮仔鎮安(06:50)什二佃榕王武聖廟(07:20)什二佃南天宮(07:50)→本淵朝興宮(08:30)→鹿耳門開基天后宮(09:3011:00起駕)→新吉庄龍安宮(11:50)→仔萬安宮(12:20)→溪南寮興安宮(13:30)→學甲慈興宮(14:40)→十份清安宮(15:40)→永吉城隍廟(16:00)→十份村唐明殿(16:30)→十份村聖護宮(16:50)→十份村正王府(17:15)→九塊厝神帝府(17:30)→九股子鎮海將軍宮、三股龍德宮(19:00)→永吉吉安宮、三百二十萬三和宮(21:30)→新復村五燈伏虎寺(23:00) →入廟安座大吉(24:00)


n          全程69.7KM,共需19小時,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玉勅代天巡狩余千歲聖駕九十六村庄遶境出巡路關表(----頭日香----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4,國曆5.8(週五)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6:00)→中洲(06:30)→大竹林汾陽殿(07:00)→劉厝聖帝宮(07:56)→蚶西港開仙真宮(08:36)→外渡頭厚德宮(09:08)→仔內蚶永昌宮(09:28)→福安宮(10:10)→十一份文昌殿(11:10)→下看坪境安(11:22)→看坪福安宮(11:42)→鹽埕地永興宮(12:52)→七股市場南千宮(13:22)→三合仔佛龍宮(13:52)→番仔塭隆明宮(14:34)→大寮龍安宮(15:24)→埔頂通興宮(16:04)→東勢寮通聖宮(16:40)→港墘仔港興宮(17:20)→南勢慈聖宮(18:40)→南勢九龍殿(19:10)→檳榔林(20:10)→西港鎮安宮(21:20)→入廟安座大吉(23:20)


n          全程48KM,共需1720分,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玉勅代天巡狩余千歲聖駕九十六村庄遶境出巡路關表(----二日香----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5,國曆5.9(週六)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6:00)→南海埔中山堂聖帝壇(06:20)→中港廣興宮(07:20)→東港澤安宮(07:40)→新港天后宮(08:14)→竹子港德安宮、代天宮(08:58)→麻豆寮(09:28)→林投內(09:58)→樹仔腳寶安宮(10:30)→頂義合保安宮(11:10)→下義合保興宮(11:46)→北槺寮玉安宮(12:46)→竹橋村城隍廟、竹橋七十二份慶善宮(13:42)→下竹子港(14:10)→大塭寮玉勅保安宮(15:16)→東溪埔寮福安宮、北極殿、清和宮、溪埔寮安溪宮(16:28)→公親寮清水寺(17:28)→新吉村保安宮(18:18)→海寮普陀寺(19:18)→管寮聖安宮、西港金龍堂(20:34)→入廟安座大吉(23:50)


n          全程50.2KM,共需1750分,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玉勅代天巡狩余千歲聖駕九十六村庄遶境出巡路關表(----尾日香----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6,國曆5.10(週日)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6:00)→西港仔街(06:30) →茄苳腳保安宮(07:00)→瓦厝內(07:10)→堀子頭玄天宮(07:32)→雙張部保天宮(08:02)→下面厝慈聖宮(08:12)→烏竹林廣慈(08:32)→八份開基姑媽宮(09:40)→八份天聖宮(10:00)→東竹林吳府千歲、東竹林保安宮(10:34)→中周寮(11:04)→三合寮三安宮(11:16)→檨子林鳳安宮(11:36)→太西北極殿(12:56)→後營慈鳳宮(14:00)→後營普護宮(14:36)→施寮(15:36)→砂凹仔金安宮(16:02)→新寮新安宮(16:22)→學甲(17:02)→下宅仔進興宮(17:12)→三五甲鎮山宮(18:00)→佳里青龍宮(20:30)→後營天武宮(21:20)→後營周文王聖殿(21:30)→入廟安座大吉(24:00)


n          全程43.9KM,共需19時,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港香科遶境活動是出名的(神轎多)~傳統(文武藝陣)更多!!


一律謝絕~童仔團、發仔陣、蜈蚣鼓、藝閣車、電子花車參加!!堅持以最傳統演出!!


 


西港慶安宮己丑香科參加遶境活動民俗藝陣團體一覽表


1.港東村烏竹林廣慈宮謝府元帥神轎、金獅陣


2.安定鄉海寮村普陀寺楊府太師神轎、南樂清和社(南管)、八美圖


2-1.大港寮大興宮謝府元帥神轎、跳鼓陣
3.
高雄縣仁武七顯寶寺楊府太帥神轎、開路鼓
5.
佳里三 五鎮山宮池府千歲、地藏王菩薩、天上聖母神轎、八家將、 文武郎 君
6.
八份姑媽宮仙姑娘媽神轎、宋江陣
7.
太西北極殿玄天上帝神轎、車鼓陣
8.
蚶西港玉開仙真宮保生大帝神轎、鼓花陣
9.
後營營西慈鳳宮仙媽娘娘神轎
10.
東竹林保安宮吳府千歲、中壇元帥、池府千歲、黑虎將軍神轎、牛犁歌陣
11.
大塭寮玉保安宮天上聖母、保安廣澤尊王、謝府元帥神轎、五虎平西陣


11.大竹林汾陽殿天上聖母神轎、千里眼金獅陣
12.
新港新復村五燈伏虎寺伏虎尊者、五燈財神、龜王聖帝神
13.
佳里港墘港興宮溫府千歲神轎、天子門生
15.
東港澤安宮澤府千歲神轎、牛犁歌陣
16.
七股槺榔村玉安宮李府千歲神轎、鼓花陣
17.
新復村溪埔寮清和宮蔡府元帥神轎
18.
八份天聖宮溫府千歲神轎
19.
七股三合仔彿龍宮觀音彿祖神轎、鼓花陣
20.
後營普護宮保生大帝神轎、宋江陣、天子門生
21.
七股大寮村龍安宮廣澤尊王神轎、宋江陣
22.
佳里南勢角南勢慈聖宮天上聖母、朱美娘娘神轎排班喚路
23.
東竹林吳府千歲神轎
25.
佳里南勢九龍殿謝府元帥神轎、宋江陣
25.
安定管寮村聖安宮天上聖母神轎、金獅陣
26.
七股番仔塭隆明宮觀音彿祖神轎、牛犁歌陣
27.
七股永吉村吉安宮吳府千歲神轎、天子門生
28.
台南市南區(金華里)觀光城玉弘安宮吳府千歲神轎
29.
七股市場南千宮吳府千歲神轎、高蹺陣
30.
砂凹仔中社金安宮朱府千歲神轎、鼓花陣
31.
西港街鎮安宮丁府元帥神轎
32.
七股竹港村玉旨德安宮開基聖母神轎、竹仔港麻豆寮金獅陣
33.下面厝慈聖宮天上聖母神轎
35.
七股十份村聖護宮天上聖母神轎
36.
七股看坪村福安宮吳府千歲朱府千歲、保生大帝神轎、鼓花陣
37.
後營天武宮王靈天君神轎、鼓花陣、素蘭陣
38.
七股竹港村代天宮府千歲神轎
39.
七股三股村龍德宮天上聖母神轎、鼓花陣
40.
佳里蚶寮里福安宮吳府千歲、保生大帝神轎、鼓花陣
41.
台南市公親寮親水寺清水祖師神轎、天子門生
42.
七股義合村保安宮保生大帝神轎


42.義合村下義合保興宮保生大帝神轎、素蘭陣
43.
十份村九塊厝神帝府廣澤尊王神轎
45.
學甲下宅仔進興宮殷府三千歲、謝府元帥、中壇元帥神轎
46.
安南區什份塭清安宮謝府四元帥、雷府大大將、三名夫人神轎  
46.
外渡頭中社厚德宮謝府元帥神轎、宋江陣
47.
後營周文王聖殿周文王神轎
48.
仁德土庫村興安宮溫府千歲神轎、開路鼓、謝將軍、康辛二元帥
49.
新寮新安宮李府千歲神轎、鼓花陣
50.
台南市慈雲寺觀世音菩薩神轎、素蘭小姐
51.
三佰二十萬三和宮吳府千歲神轎
52.
七股十份村唐明殿沿海城隍、沿海姑娘神轎、將爺團
53
.新港天后宮天上聖母神轎、水牛陣
55.
七股鹽埕地永興宮溫府千歲神轎、鼓花陣
56.
三合寮三安宮池府千歲神轎、鼓花陣
57.
檨仔林鳳安宮保生大帝神轎、宋江陣
58.
新吉村保安宮周府千歲神轎、宋江陣
59.
雙張保天宮九天玄女娘娘神轎、大鼓花陣
60.
劉厝聖帝宮關聖帝君神轎、鼓花陣、紡車輪(三藏取經)
61.
慶安村西港金龍堂保安廣澤尊王神轎、落地吹
62.
佳里東勢寮通聖宮王府千歲神轎、跳鼓陣
.里萬安宮天上聖母神轎、百足真人
.溪埔寮安溪宮天上聖母神轎、百足真人
     本淵朝興宮普庵祖師金獅陣
63.台南恩宮都城隍廟天下第二都城隍爺神轎將爺團
副帥
.中港廣興宮新市榮安宮楊府太師梁府千歲神轎、台南大學宋江陣
副帥.竹橋七二份慶善宮梁府千歲、朱府千歲神轎、牛犁歌陣
副帥.埔頂通興宮楊府太師神轎、宋江陣
副帥.溪南寮興安宮普庵祖師神轎、金獅陣
副帥.內、蚶永昌宮池府千歲神轎、金獅陣
副帥.樹子腳玉寶安宮代天府康府千歲神轎、-白鶴陣、將爺團


         西港玉慶安宮開路鼓
         西港玉
慶安宮駕前鼓

         西港玉慶安宮水族陣
         西港玉慶安宮八家將
         西港玉
慶安宮排班喚路
         楠梓車頭寮代天府城隍境主將爺團

         西港玉慶安宮將爺團
         西港玉慶安宮帥爺團


王轎.西港玉慶安宮保生大帝神轎
王轎.西港玉慶安宮代天巡狩神轎
王轎.西港玉安宮天上聖母神轎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港玉勅慶安宮往媽祖宮開基天后宮恭迎天上聖母路程表(----請媽祖----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3,國曆5.7(週四)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5:00)→中州保安宮(06:10)→寮仔鎮安宮(06:50)什二佃榕王武聖廟(07:20)什二佃南天宮(07:50)→本淵朝興宮(08:30)→鹿耳門開基天后宮(09:3011:00起駕)→新吉龍安宮(11:50)→仔萬安宮(12:20)→溪南興安宮(13:30)→學甲慈興宮(14:40)→十份清安宮(15:40)→永吉城隍廟(16:00)→十份村唐明殿(16:30)→十份村聖護(16:50)→十份村正王府(17:15)→九塊厝神帝府(17:30)→九股子鎮將軍宮、三股龍德宮(19:00)→永吉吉安宮、三百二十萬三和(21:30)→新復村五燈伏虎寺(23:00) →入廟安座大吉(24:00)


n          全程69.7KM,共需19小時,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玉勅代天巡狩余千歲聖駕九十六村鄉遶境出巡路程表(----頭日香----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4,國曆5.8(週五)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6:00)→中洲(06:30)→大竹林汾陽殿(07:00)→厝聖帝宮(07:56)→蚶西港開仙真宮(08:36)→外渡頭厚德宮(09:08)→仔內蚶寮永昌宮(09:28)→福安宮(10:10)→十一份文昌殿(11:10)→下看坪境安(11:22)→看坪福安宮(11:42)→埕地永興宮(12:52)→七股市場南千宮(13:22)→合仔佛龍宮(13:52)→番仔隆明宮(14:34)→大寮龍安宮(15:24)→頂通興宮(16:04)→東勢通聖宮(16:40)→墘仔港興宮(17:20)→南勢慈聖(18:40)→南勢九龍殿(19:10)→檳榔林(20:10)→西港鎮安宮(21:20)→入廟安座大吉(23:20)


n          全程48KM,共需1720分,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玉勅代天巡狩余千歲聖駕九十六村鄉遶境出巡路程表(----二日香----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5,國曆5.9(週六)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6:00)→南海中山堂、聖帝壇(06:20)→中港廣興宮(07:20)→東港澤安宮(07:40)→新港天后宮(08:14)→竹子港德安宮、代天宮(08:58)→麻豆(09:28)→林投內(09:58)→樹仔腳寶安宮(10:30)→頂義合保安宮(11:10)→下義合保興宮(11:46)→北槺寮玉安宮(12:46)→竹橋村城隍廟、竹橋七十二份慶善宮(13:42)→下竹子港(14:10)→塭寮玉勅保安宮(15:16)→東溪埔寮福安宮、北極殿、清和宮、溪埔寮安溪宮(16:28)→公親清水寺(17:28)→新吉村保安宮(18:18)→普陀寺(19:18)→聖安宮(20:34)西港金龍殿入廟安座大吉(23:50)


n          全程50.2KM,共需1750分,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玉勅代天巡狩余千歲聖駕九十六村鄉遶境出巡路程表(----尾日香----


n          日期:歲次己年農曆4.16,國曆5.10(週日)


n          路線:慶安宮起駕(06:00)→西港仔街(06:30) →腳保安宮(07:00)→(07:10)→堀子頭玄天宮(07:32)→雙張廍保天宮(08:02)→下面慈聖宮(08:12)→烏竹林廣慈宮(08:32)→八份開基姑媽宮(09:40)→八份天聖宮(10:00)→竹林吳府千歲、東竹林保安宮(10:34)→中周(11:04)→三合三安宮(11:16)→子林鳳安宮(11:36)→太西北極殿(12:56)→營慈鳳(14:00)→營普護(14:36)→(15:36)→仔金安宮(16:02)→新安宮(16:22)→學甲(17:02)→宅仔進興宮(17:12)→三五甲鎮山宮(18:00)→佳里青龍宮(20:30)→後營天武(21:20)→後營周文王聖殿(21:30)→入廟安座大吉(24:00)


n          全程43.9KM,共需19時,括弧內之時間係王轎預定到達時刻。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己丑香科 台灣身體協會 台南恩隍宮 駕前副帥 王轎班 將爺 點心配置圖


 


以下地點是王轎駐鑾時間較長的宮廟,有意前來拜王轎之信徒可選擇以下地點時間前來。


 


第一日香


第一處 含西港開仙真宮 約上午8:36


第二處 溫子內蚶寮永昌宮 約上午9:28


第三處 鹽埕地永興宮 約上午12:52


第四處 大寮龍安宮 約中五3:24


第五處 南勢九龍殿 約下午 7:10


第六處 西港慶安宮 約下午10:30


 


第二日香


第一處 中港廣興宮 約上午7:20


第二處 樹子腳寶安宮 約上午10:30


第三處 竹橋七十二份慶善堂約下午1:42


第四處 溪埔寮安溪宮 約下午4:28


第五處 新吉村保安宮 約下午6:20


第六處 管寮聖安宮 約下午8:35


第七處 西港慶安宮 約下午11:00


 


第三日香


第一處 雙張篰保天宮 約上午8:02


第二處 八份姑媽宮 約上午9:40


第三處 三合寮三安宮 約中午11:16


第四處 後營普護宮 約中午12:16


第五處 三五甲鎮安宮 約下午6:00


第六處 西港慶安宮點心處 約下午10:00


 


埔頂通興宮、公親寮清水寺、烏竹林廣慈宮、大塭寮保安宮等,王轎駐鑾五分鐘。


 



注意事項:素食:300(王轎班、將爺團)


葷食:700(台灣身體文化協會 台南恩隍宮 中港廣興宮 永康榮安宮 埔頂通興宮 蚶寮永昌宮 七十二份慶善宮 溪埔寮興安宮樹子腳保安宮)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設立於廟脊的(雙龍拜王船),一般都是(雙龍拜塔),這也是正王府特色之一。




 


七股鄉十份村玉敕正王府代天巡狩正官正王、天上聖母王船繞境入塢安座大典


 


一、前言:


1、本廟重建初始有主事者夢境中看到化景王船廟,當時(正官正王)亦降駕提示要重建一龐大王船廟,眾長老因擔心募集經費無著,決議將原設計規模縮小,完成後之廟貌有別(正官正王)顯化之王船廟,之後,奉(正官正王)指示,將廟脊雙龍拜塔改建為一艘王船,97年眾信徒倡議,在龍池配合雙龍打造一艘王船,並建王船亭安座奉祀。


 


2、本廟奉祀正官正王是雷府大將三兄弟生前船上祭拜之王爺溫府千歲,於貞觀年間唐太宗微服出巡出海遇難,與兄弟三十六人,因救駕有功被封為進士,後因奉旨巡視天下遭遇海難,唐太宗乃將追封為代天巡狩,下旨造瘟傳御書(遊府吃府,遊縣吃縣)。並敕令凡王船所至,百姓官府一同奉迎。之所以(正官正王)重視正王府要有王船之原因,是有其歷史沿革特別之意義。


 


3、遵照(正官正王)降駕指示,王船完成出廠應進行必要儀式,王船繞境前進行三天禮斗大法會。希望邀請境內信眾共同參與,並擬奉迎境內及鄰近友宮主神一起主壇。


 


二、王船繞境入塢安座之規劃:


1、王船繞境象徵代天巡狩,本廟王船繞境事先經被辦香案,求得上天敕旨,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合境平安,更為境內信徒消災解厄,祈安植福。


 


2、遶境日期: 國曆98329  農曆9833  (星期日)


 


3、遶境路線(1)本庒境內 (2)遶境時各文武陣、神轎,由本廟依序出發遶行到西邊曾文溪出海口請水,之後遶境各角頭,返廟進龍池船塢安座


 


4、遶境路線,請各家各戶備辦香案及王船添載物品。


5、歡迎各方信士為王船添載,祈求家家戶戶,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開仙真宮 文宣組製表 


 




正在趕工打造的王船,此王船尺寸大小不輸給西港慶安宮的王船,


也是永久停靠於王船廟裡的王船。



王船造成後之圖相













王船廟建設中。。。





廟旁還設立黑面琵鷺生態介紹亭




 



遊戲區 上面那隻是黑面琵鷺喔!!很特別吧~~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特別的賽錢箱(油錢箱)



  


有別於一般廟宇,正王府廟前是雙馬站崗。


 


1.七股鄉十份村玉勒正王府正官正王-雷府大將沿革誌     溯自明永曆十五年(清順治十八年西元一六六一年),距今三百餘年,有福建省雷府三兄弟,同年夏末,自福建沿海分乘三艘帆船,滿懷壯志向台灣航行,隨行有家眷三位夫人及家丁數人,船上供奉溫府千歲神像,一路順風而來,船將進國聖港,不料東北季風突發,狂風暴雨,驚濤駭浪,幾經奮力,無奈天意難挽,船將抵港口,被大浪擊沉,一代將才、家眷及壯丁和溫府千歲金身,均遭沉沒於此。


    當時在此處有一山川靈氣之地,已為一名幼女所得,其雖有心顯化濟世,然能力有限,不能善盡靈氣威力,幸逢溫府千歲-雷府三兄弟巡遊到此,遂邀共襄扶持,修善救苦救難,收納孤魂好漢歸位,溫府千歲深感未能庇祐雷府三兄弟安全進港上岸,決心留下與雷府三兄弟同甘共苦,普渡眾生,偶有沿海捕魚晚歸漁民,迷失方向,不知何處歸航,即有奇蹟出現火球紅光引航,在此住有張、黃五戶人家,及鄰近安南區什份塭幾戶居民,均以養魚討海維生,同感蒙受庇祐之恩,四時無恙,雷府三兄弟於此顯赫救世,功勳足登神界,經溫府千歲指引向上天領旨,三兄弟受勒封為雷府大將,村民首以茅草、竹桿搭蓋一草廟,稱曰:「大將爺廟」,使其暫有居所,免露宿之苦,此後神威更加赫濯。


    歷經百餘年,玉皇上帝深受溫府千歲耐心所感動,能在此簡陋草廟領導雷府大將三兄弟,收納眾英靈及無依孤魂好漢,攘除災厄造福群黎,特勒令封為「正官正王」;從此神威顯赫遠播,草廟香火鼎盛,遠近村落紛紛前往膜拜,年年大演梨園酬謝神恩,老少無不感念正官正王、雷府大將深威廣大。


    民國二十一年(西元一九三二年),曾文溪一場水災,使得魚塭埋沒土地流失,張、黃五戶草寮舉家遷移,惟獨草廟尚存,但廟地變成突出陡峭,隨時會崩塌,眾信徒眼看此地已岌岌可危,祈請另擇地建廟,但雷府大將不允,屈守數年,而後曾文溪屢遭水患,有一次水深淹過供桌香爐,廟祝將香爐取走,未久廟地突然崩陷草廟流失,眾信徒則請駕,擇地再以竹桿水泥瓦蓋一小廟供村民及討海漁民奉拜,後來本村人口日盛,迨民國五十年(歲次辛丑年西元一九六一年),由地方長老倡議興建公厝供奉天上聖母、觀音佛祖、廣澤尊王,但天上聖母降駕示曰:正官正王、雷府大將尚未建廟,其不宜建廟,正官正王、雷府大將認為,聖母廟應先建,其兄弟之廟延後在議,於孟秋完成建立公厝名:「慶安堂」,民國五十四年(歲次乙丑年西元一九六五年),地方長老又倡議興建大將爺廟,擇地河川堤防邊,於二月動工興建,同時雕塑正官正王、雷府大將等金身供奉參拜,同年四月二十六日落成入廟,廟名曰:「雷安宮」。


    經十餘年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村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全村信徒倡議,合建慶安堂,雷安宮成為一大廟宇,使香火集中更為鼎盛,經召開信徒大會決議通過,於民國六十九年四月初一日,備辦香案三天,祈求玉皇大帝准旨,眾信徒虔誠經數月奉請三界尊神降駕指定合建廟地,隨即組織重建委員會,各角頭推選委員,由杜等齊擔任主任委員,張登助任副主任委員,開始進行籌募資金,委請設計,辦理招標,於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動土興建,在各方善男信女熱心捐獻,本庄信徒出錢出力,工程得以順利進行,廟貌巍峨堂皇,高聳壯觀,大廟前方有曾文溪堤防圍繞,有如遊龍盤繞,吞吐洪濤,氣象萬千,地靈神顯,廟脊建有一艘王船,正視曾文溪潮水,眺望大海,汐來汐去浪捲淘沙,一座威嚴大廟屹立於曾文溪口,鎮守海陲,七十四年三月初六慶成入廟,舉行安座大典,而後繼續進行廟廂及其他工程,截至民國八十四年(歲次乙亥年)四月,整座廟宇已頗具規模,十餘年來全省各方大德襄贊,本庄信徒同心協力,重建完成玉勒正王府,供萬世奉祀。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容精彩萬分~紀錄著香醮過程的一切(片長30分鐘)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寮龍安宮沿革請點閱


主祀﹕廣澤尊王


陣頭﹕宋江陣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未設沿革誌


主祀﹕觀音佛祖、楊府太師


陣頭﹕牛犁歌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仔港德安宮沿革誌請點閱



主祀﹕開基聖母

陣頭﹕金獅陣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橋七十二份慶善宮沿革誌請點閱


主祀﹕天上聖母


陣頭﹕牛犁歌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槺寮玉安宮沿革誌請點閱


主祀﹕李府千歲


陣頭﹕鼓花陣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下義合保興宮沿革誌請點閱


主祀﹕保生大帝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頂義合保安宮沿革誌請點閱


主祀﹕保生大帝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