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鍾馗是唐朝人物,其生前曾應武舉狀元,但因其貌不揚,被取消狀元資格,鍾馗因此自殺。死後唐朝天子因後悔而追封為驅魔大師,派他消滅天下孽。地上的人知道了鍾馗的故事,又知道地上的妖魔鬼怪都怕他,所以每到了端午節這天,傳說妖魔鬼怪會出現,就把它的畫像掛起來,端午節多懸鍾馗之像謂能驅邪鎮惡之意。


代李中丞《謝賜鍾馗及歷日表》云:「繢其神像,表去厲之方;頒以歷書,敬授時之始。」以上諸說雖未詳敘鍾馗形象如何,但從「繢其神像」一語,可證「鍾馗」是屬於「金剛鬼神」一類無疑。鍾馗最初出現,是隨歷日表由長安(西安)皇宮大內頒發,為了「驅除群厲」,到了玄宗時,吳道子始畫鍾馗捉鬼圖,五代時,杭州吳越王沿襲上代故事,除夕由畫工繪鍾馗擊鬼圖。由此發展到宋代,鍾馗已不再是皇宮頒發給臣屬之物了,而是每家「歲首貼鍾馗於門了」。同時還有「鍾馗小妹」、「鍾馗移家」,以後更有「鍾馗嫁妹」、「恨福來遲」、「驅邪迎福」以至畫鍾馗抱嬰兒,題名「判子得子」(盼子得子)等等。將一個本來只管「除虛耗」之責的鍾馗,漸又附上給人間降福賜子的美好願望。人物了。

有 關 鐘 馗 的 詩 文 故 事 (一)

  自唐代鍾馗圖像出現,歷代不少貧寒有志之士借題抒發自己憂鬱之情緒,他們或作詞以自況,或題詩以讚歎,或編撰故事、戲曲流傳民間,豐富了我國文化藝術寶庫。古人詩詞中,除了陸游《新歲》詩中提到「改歲鍾馗在,依然舊綠襦」的民間風俗外,其它多見於題畫詩中,有些詩詞內容,描繪真切,讀罷猶如畫作披於案前。如元人馮海粟詠《鍾馗圖》詩:「老馗兀興二鬼肩,一鬼勃窣袋影懸,一鬼負劍帽帶旃,一鬼頂顱雙角駢。老馗之婦輿蹁躚,其荷輿者鬼婢處,貓抱掌握鬼妾妍,提其奩具雌袂玄。攜枕而從服飾鮮,鼠蠍粘綴褲亦然。擎擔最緩行李便,鬼之嬰孺盛穿聯。囊包橐裹琴能仙,瓠壺穹掛呼可憐。揭竿之魅悉攀緣,最後甕鬼束縛椽。屍而行者猶能前,肌肉消盡骨骼纏……。」□詩中描繪的彷彿龔開之《中山出遊圖》。盛讚鍾馗如世上英雄者,莫若唐寅《鍾馗贊》,曰:「烈士骨,不可屈;烈士精,久乃靈。瞋爾目,階可觸;正爾心,邪可擒。欽風,望爾容,魑魅魍魎鹹潛蹤,千秋之下真英雄!」《姑妄聽之》有題《醉鍾馗圖》詩,將鍾馗描寫如市上灑徒,詩云:「一夢荒唐事有無,吳生粉本幾臨摹,紛紛畫手多新樣,又道先生是酒徒。」「午日家家蒲酒香,終南進士亦壺觴,太平時節無妖厲,任爾逍遙到醉鄉。」反映了清代一些畫家嘗畫鍾馗好酒貪杯,人鬼不分而失職的醉像增多。今日猶然。

有 關 鐘 馗 的 詩 文 故 事 (二)

  以鍾馗嫁妹為題材的繪畫,僅見於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云:「畫家鍾馗嫁妹圖亦有因。」然故事不說。清初張大復編《天下樂》傳奇,其中有「嫁妹」一折。故事曲折有趣。蓋因張大復出身貧苦,寄居於蘇州閶門外寒山寺,此戲乃借書生鍾馗遭神鬼凌侮,一生不幸而自比,或與「鍾馗嫁妹圖」有關。故事大意:終南山秀才鍾馗有妹名鐘媚兒。高祖李淵稱帝后,開科取士,鍾馗恃才欲試,因途中缺乏路費,得富商杜平贈銀及寶劍一口,十分感激,遂把小妹許婚於杜。鍾馗過長明寺,因見僧人唸經超度亡魂,醉中大罵僧道鬼神騙人欺世,被眾鬼弄得面容丑陋。殿試時中進士,但因面丑被黜,鍾馗不平,碰階而死。玉帝知鐘有才識,封為「驅邪斬崇將軍」。後來杜平朝見高祖李淵,替鐘伸冤,高祖追認鐘為狀元,賜紅袍。鍾馗念及小妹未嫁,於是身著新袍,親率眾鬼卒執旗鑼傘扇,笙簫鼓吹之儀仗,送小妹完姻。關於鍾馗題材的民間繪畫中還有《五鬼鬧判圖》,然故事不明。通俗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第九十回有「靈曜府五鬼鬧判」之目,內容是說五個因戰爭而死的鬼在陰曹地府定罪,多獲惡報,五鬼不服,亂嚷亂鬧,結成團伙,判官見他們來勢很兇,站了起來喝聲道:「卡!甚麼人敢在這裡胡說,我有私,我這管筆可是容私的?」五個鬼齊齊地走上前去,照手一搶,將筆奪將下來,說道:「鐵筆無私。你這蜘蛛須兒扎的筆,牙齒縫裡都是私(絲),敢說得個不容私?」這是「五鬼鬧判」題材繪畫之所本。清末李聲振《百戲竹枝詞》有詠「跳鍾馗」云:「錦z繖銀鞍簇軟輪,燈花影扉綠袍新;終南進士誰尷尬,錯認泥梨(即地獄)啖鬼人。」並注曰:「唐人小說有終南不第進士為明皇夢中啖鬼事,今人扮以為戲。」是戲早已輟演,推想明人小說五鬼鬧判的故事流傳,人們就把鍾馗和陰府判官都是公正無私的神話人物合二為一,繪出了「五鬼鬧判」之圖,演出了「舞鍾馗」之戲,由此鍾馗又名「神判」。新中國成立後,關於鍾馗題材的戲和圖在文藝改革的方針下,一度消沉下去,理論批評家們多認為鍾馗除邪是迷信之說。戲要改,畫要推陳出新,因而戲曲改革中曾把「嫁妹」改為「嫁魅」,說鍾馗將災禍鬼魅嫁給了為官不正,心術不良的壞人:繪畫中也出現了以漫畫形式來畫鍾馗,如《馬屁精》,畫鍾馗也喜歡善阿諛逢迎的小鬼,題作「百鬼斬盡,此精獨留。」所以鍾馗的故事永遠說之不盡。

 鍾馗這一神話人物之緣起,自宋趙叔問、范正敏,明楊慎、郎瑛、胡應麟都有予以考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