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崁頭寮洪弟子言及身体不適四處求醫、問神,已四年多花費甚多精神與金錢皆無改善。


於日前至本宮請教大帝,大帝諭示﹕乃洪家女先祖之因,查之乃洪家奉祀之黄仙女先祖早有


領「五營」,具家人聽信他人之言將其毀之,所引起。洪弟子也默認不該~


今經舍仁元帥與其洪家先祖溝通恢復其「五營」,將使洪弟子身体回復健康、經一個月之約定


,洪弟子有所感應,於是請大帝相助。讓先祖回復領「五營」。


大帝於5月13日降駕諭示洪弟子,將派「舍仁元帥」及八抬護持洪家先祖前往「台南玉皇宮」重領


「五營」﹔並諭示本宮執事、弟子幫忙完成此項エ作。洪弟子決定本年5月27日早上前往玉皇宮


重領「五營」,再至「赤山龍湖巖」參禮,再回家中安座、犒賞兵馬o



本宮神轎抵達洪家家門口



出發前法師唸咒作法~請洪家神尊至玉皇宮領五營兵馬↑



開仙真宮神轎抵達玉皇宮準備領五營兵馬↑




左起本宮中營李聖者令牌、洪家太子爺、洪祖師、洪仙女置玉皇宮西廂準備領五營




洪家家族向洪家神尊祈求上香領「五營」




法師施法領五營兵馬




本宮主委、委員、洪家於領五營後向玉帝上香感謝玉帝賜予五營兵馬



五營旗




請回五營兵馬安置於洪家家中




安置儀式結束後於樓下犒賞兵馬


安五營-
台灣民間常見的「五營」是指設在村落或廟宇外圍
五個方位的兵營,每營旗色係按五行而來,分別是
「東營青旗九夷軍」、
「南營紅旗八蠻軍」、
「西營白旗六戎軍」、
「北營黑旗五狄軍」、
「中營黃旗三秦軍」。
習慣上也將五營合祀一處,這五營乃是由外借調來
的兵馬(傭兵營),但事實上五營尚有內外營之分
,內營(也就是親兵、衛隊)須安奉在宮廟中,一
般只在神案側邊上或於旁壁、廟門內側旁、或安置
「五營旗」來代表,中央的中軍則須安主神令牌,
以代表此為主神統率中軍的「內五營」,而內營的
「統帥」則分別由
「溫元帥」領「東營青龍軍」、
「康元帥」領「南營朱雀軍」、
「趙元帥」領「西營白虎軍」、
「馬元帥」領「北營玄武軍」、
「中軍」則一概由所祀「主神」為帥,
此為「內五營」。
「外五營」(傭兵營)則一般分別安放於廟外四隅
,設營地點大多選在四方要道的出入口或制高點上
,「中軍」則居於廟後正後方,或廟埕外側合祀一
處,兵馬總數三十六萬,有總兵三十一萬及軍馬三
萬一,「外營統帥」則由
「張元帥」領「東營青旗九夷軍」、
「蕭元帥」領「南營紅旗八蠻軍」、
「劉元帥」領「西營白旗六戎軍」、
「連元帥」領「北營黑旗五狄軍」、
「中軍」則習慣上一概由「中壇元帥李哪吒」督領「三秦軍」。
一般外營安奉只用五色紙紮的軍馬或「五色營旗」
或以「五營頭」代表,更簡單的就以長約二尺半至
三尺,約雞蛋粗至手腕粗的五枝青竹棍,上面覆綁
「五色綢布」,青竹上書五位元帥名諱的符籙,插
埋地上也可代表之。
五營的設置並非都一定要有內外營,在正神廟宇中
,若屬「帝君」以上神格者,通常是內外營均設,
而一般的王爺、武神、私壇或非正神的陰神則只能
設外營不能設內營。
不過若廟宇位在都市繁榮地區,也可能受限於取地困難而不設外營,或僅在廟門外旁壁設之。
五營安置則有一定位置,千萬不可擺錯,因為按東北〔艮方〕乃為聖位,屬「外鬼門」,一概由中軍鎮之,中軍之左內側則屬東營青旗、左外側(或左前方)則屬南營紅旗、右內側則屬北營黑旗、右外側(或右前方)則屬西營白旗,不管內外營均須如此正確設置。常見一些私人神壇因不清處緣由,除了中軍黃旗不會錯之外,其他四營胡亂安置、各彈各調、各種不同組合的安置均有之。
也常見一些宮廟、神壇等,錯把外五營安置在內營位置,也要小心注意。

五營的安法,據我在工作上實際所瞭解與接觸、
親眼所見的,不論宮廟、神壇中,或自稱有神靈
降駕者,仍十之八九卻都安置錯誤了!
俗話說:「要假也要假得像」,如果真是有神靈降
駕,豈會連自己的兵將錯列也不知嗎?

在此,教各位一些小常識,若諸位中是有開設宮廟、神壇者,若自己安五營有錯置的,請快更正,免被「捉包」。
若不是開設宮廟、神壇者,也多去觀察一下,增點常識與知識。
一般上,五營的安置,有一橫列的五營安法,及五方的安營法。
舉例而言:
橫列的五營安營正確位置:

西營(白) 北營(黑) 中營(黃) 東營(青) 南營(紅)

若按五方安五營的正確位置則是:

北營(黑) 中營(黃) 東營(青)

西營(白) 南營(紅)

或是

北營(黑) 東營(青)
中營(黃)
西營(白) 南營(紅)

五營位置不應該錯置。
因位在道教中,神明一定居於東北〔艮方〕,因
「艮位」乃是神聖的方位(也是外鬼門) ,所以在法
事科儀中,若有「禮拜十方天尊、十方聖真、十方
真宰」時,也必由神案的左方(我們面對神明的右方)
為東方。
並非按我們現實生活中的東南西北方安置。 民間信仰中神明結構的軍事系統大致上分為
1. 天兵→三十六天罡
地兵→七十二地煞
及五營神兵
五營神兵屬自行招募之兵將
內營總兵馬三十六萬眾
其造像有「五營旗」及「五營頭」兩類
五營旗為三角旗幟 以青、紅、白、黑、黃五色區分
五營頭一般都是有頭無身

2. 簡介如下:
五營以神壇為中心 依五行方位而設兵營
東營九夷軍 青令旗 青面張將軍
南營八蠻軍 紅令旗 紅面蕭將軍
西營六戎軍 白令旗 白面劉將軍
北營五狄軍 黑令旗 黑面連將軍
中營三秦軍 黃令旗 黃面李將軍

3. 張將軍:張基清
蕭將軍:蕭其明(或蕭其良)
劉將軍:劉武秀
連將軍:連忠宮
李將軍:李哪吒



溫元帥 溫瓊
馬元帥 馬元
康元帥 康妙威
趙元帥 趙公明

內五營的中軍主帥是該宮廟的主神自領中軍營
不是中壇元帥

張蕭劉連李是外五營的元帥
不是內營元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ds701019 的頭像
    gds701019

    南瀛采風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