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嶽殿 | 文章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
![]() 因東嶽即泰山,相傳東嶽大帝就是職司泰山,權掌人間的福、祿、壽,懲惡罰奸,為陰陽十殿明王的首席,也是陰司地府的主神,所以東嶽大帝對作奸犯科、做惡多端的人都能明察秋毫、賞罰分明,深得民心,因而每逢嶽帝誕辰的十日初一日,民間都虔誠膜拜,熱鬧慶祝。 臺南東嶽殿又稱東嶽廟或嶽帝廟,創建於明汞曆二十七年癸丑(西元一六七三年),位於當時的府城東安坊附近。歷年來經過多次修建,直到民國三十一年,日本人因開闢道路,將鐘鼓樓及三川門拆除,門前石獅座也被移走,廟貌改變甚多。民國六十八年,再因拓寬廟前建國路為十五尺道路,拜殿又被拆除,廟門也被迫移到騎樓邊,正殿緊臨喧囂的道路,與原來有寬廣的廟埕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所幸,拆除的舊材料都儘量使用到目前的廟門上,總而觀之還頗為古典樸實。建於明永曆27年(1673年),又稱「東嶽廟」或「嶽帝廟」。 最早只是一處建於東門圓環的草庵,後來鄭經將舊廟遷到今址,成為台灣最早的嶽帝廟,性質與城隍廟相近。由於具有守護地方的功能,所以很受到官方的重視,經常整修,清代中葉的東嶽殿已是三進雙護龍,外有鐘鼓樓的堂皇廟宇了。 日治時期(1942年),由於市區改正,廟前街道拓建,鐘鼓樓、三川門都被拆毀。民國68年(1979年),道路再度拓寬後,全廟僅剩兩進。民國83年(1994年)重修後,整體格局恢復為三進。 | |
![]() | |
大眾運輸: 搭乘1號、7號、17號公車至東門圓環站下車,再步行過去即可。 自行開車: 從台南火車站前中山路往南走,左轉民權路,即可以到達。 |
![]() | ||||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