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赤崁樓 | 文章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
![]() 赤崁樓從荷蘭人據台時期便是行政中心,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即改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治。清初台江尚未淤塞前,浪濤可直達赤崁樓下,「赤崁夕照」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赤崁樓前有九座清代石龜馱碑,是從他處遷移至此,傳說石龜為龍生九子之一,因好負重而變成龜狀。另外「斷足石馬」的雕像有一傳說是因石馬入夜後會化作妖怪騷擾百姓,所以才被斷足,成為現在的模樣。 後來,赤崁樓因民變的破壞及疏於管理而日漸頹圮,而原本荷式建築的主體也加上了中國式的建築,一度上面還祭祀了觀世音菩薩等神明。日治時期,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也陸續展開修建及整修,光復後,將木製結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並將主要入口改向,而成為今日赤崁樓的模樣。 | |
![]() | |
大眾運輸: 自台南火車站前搭17路市車,於赤崁樓下車即抵。 自行開車: 台南(仁德)交流道下,循182道縣往台南市區經東門圓環取北門路再左轉民族路直抵,全程約6.5公里。 |
![]() | ||||
|
![]()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