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大龍峒的開發:


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巴浪泵或大浪泵,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其地理位置在淡水河與基隆河的交界附近,是現今台北市的大同區。


大浪泵的開發,在台北盆地漢人的拓殖史上其地位是僅次於艋舺,而開發的時間是要比大稻埕為早。


在明鄭時期,漢人在台灣的拓墾主要是在台灣的南部。北台灣或是台北盆地內漢人的拓墾則稍晚。從其地理範圍來說台北盆地的開發,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陳賴章墾號的墾照中,大龍峒已是其北邊開墾的界域之一。


保安宮興建與街廟聚落的行成


(一)關於保安宮興建


保安宮興建的年代,《淡水廳志》記載保安宮是在嘉慶十年(1805)捐建,道光十年(1830)告成。
《台北保安宮專誌》所提到的是乾隆七年(1742)時有泉州同安移民從其原鄉白礁慈濟宮,乞求保生大帝分火來台。而起初是以木造所架設的簡陋廟宇,後來因神威顯赫,居民感念而於乾隆二十年(1755)起擴建,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竣工。
另外,保安宮大殿的龍柱落款是嘉慶甲子年,即嘉慶九年(1804),這是比《淡水廳志》所記載的更早;又三邑人與同安人在台北盆地內的對立過程中,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在艋舺建龍山寺,同安人在大龍峒建保安宮以壯聲勢抗之。因此,保安宮創建年代是要比文獻記載的更早數年。


(二)保安宮與四十四坎


保安宮和大龍峒街聚落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過去談到保安宮的興建亦多會論及它和四十四坎的關係。傳聞四十四坎是在保安宮落成後,剩下一些建材,由當時的富戶王、鄭、高、陳等合資廉價承購用以建造四十四間店舖。所謂的四十四坎,即是指位於保安宮左側的木造瓦蓋店舖,兩排店舖共計四十四間,一間叫做一坎。這四十四坎每間大小均等,在建構的形式上則被稱為「一進帶過水」。各棟式樣、大小、尺寸均無不同。


而四十四坎亦有「隘門內」的稱號,乃是為了聚落的防禦功能,在兩端各設有一個隘門。


靠保安宮之側,題有「小邑絃歌」,西側則為「大隆同」,這兩個隘門後來因為道路的拓寬而被拆除了。除被稱為「隘門內」,四十四坎那一塊地方也被稱為「頂街」,這是相對「下街」而言的。所謂的下街是泛指隘門西側至土地公廟的地方。四十四坎可說是大龍峒較早發展的商業市街。


 


貳、保安宮信仰的初期的發展與整修


保安宮最初是由當時四大姓合力集資而成,而由王姓族人捐出土地蓋廟,並獲陳、張、蔡姓等大姓的支持。而這些大姓與四十四坎的商號也多有關連。在發展上,保安宮的祭祀範圍在一、二、三堡的部份地區:

一堡:大龍峒、滬尾、北投。
二堡:和尚州、三重埔、新庄。
三堡:大稻埕。


保安宮的宗教活動,每年祭祀三回,在大帝的誕生日(舊三月十五日)、昇天日(舊五月二日)、中元(舊七月十日至十二日)其費用三堡居民輪流負擔,多沿此舊慣。而保生大帝的誕辰時由同安各姓醵金演戲是為家姓戲,自三月五日起至二十八日止,以張姓為始,吳姓殿後,次第輪流。而由此可看出張姓是力量最為雄厚的。過去俗傳有「大浪泵張,加蚋仔楊」之說。


而在三堡居民的支持下,保安宮幾經整修愈見風華。在道光八年至十三年(1828-1833)即延請來自泉州的名匠許嚴來本宮雕刻三十六神將,其造型、手法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並曾於咸豐五年(1855)重修後殿。同治七年到十二年(1868-1873)廟方還重修大殿及東西護室。


 


 




 


叁、日治時期的保安宮(1895-1945)


光緒二十一年(1895)馬關條約成立,台灣割讓給日本,唐景崧逃回廈門,日軍登陸攻陷台北,地方混亂,位於圓山的火藥庫爆炸,波及保安宮。光緒二十四年(1898),保安宮被日人佔據,設立國語學校第三附屬班及製筵會社,又改為大龍峒公學校。保安宮後因遭占用多年缺乏保養,廟宇丹青剝落無人修整,後由三堡士紳發起募捐興修。


一、重修與慶成


在大正六年至八年(1917~1919),是一次大規模的重修,保安宮由三堡士紳沈豬、陳培根、林明德、李聲元、鄭根木、陳春輝、黃贊鈞、林清敦、蔡受三等人分別募集資金,費時兩年終於重修完工,為了慶祝這次規模最大的重修順利完工,廟方決定於大正九年(1920)一月十八日(農曆大正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起,一連舉行五天的建醮活動。


醮壇的安排:玉皇壇在保安宮殿前、天師壇設於保安宮前殿、北極殿設於辜顯榮別墅、五穀壇設於大稻埕新媽祖宮前、龍王壇設於保安宮前東畔新起店。另有四副壇:外城隍壇在太平街、福德壇在稻江市場內,觀音壇在城隍廟邊,灶君壇在牛磨車庄福德祠內,此外也有其它個別自願人士設壇共襄盛舉者。


這五天的建醮經費據估計約花了五十萬圓,從保安宮有能力邀結政要、地方士紳名流的參與,同時在一兩個月內,便得以募集如此龐大的經費,當可看出保安宮的充沛的人脈與影響力。


二、法會與誕辰祭


根據大正年間《寺廟台帳》的記載,保安宮最重要的祭祀活動有三個: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節盂蘭盆會、三月十五日的保生大帝誕辰祭與五月二日保生大帝昇天日。另《臺灣日日新報》記載,原已沉寂多時的五穀王誕辰祭在日治中期恢復,成為保安宮在此時期的另一重大慶典。
 


(一)中元節盂蘭盆會


保安宮中元祭典於每年農曆的七月十、十一、十二日三天舉行,祭典分由三堡輪流主持,這三天祭典最引人注目的活動有兩項:一是放水燈,一是殺豬公,各堡相互競逐。保安宮的殺豬公與放水燈可說是地方上的一大盛事,每年都會吸引大批人潮前來參觀,不過到「皇民化運動」後便漸歇止。

(二)保生大帝誕辰祭


保生大帝的誕辰是農曆三月十五日,在前一天先舉行遶境,十五日當天則有賽會及盛大的戲劇表演,遶境之前,舉行正式的三獻祭典。凡宮內重要人士均要「衣冠禮服」到場參拜。三月十五日晚上,保安宮還有一種「放火獅」的習俗,所謂「火獅」是信徒還願的供獻品,獅子以竹為胎,上紮諸色炮,首置紙糊的獅子頭,屆時在廟庭中燃放,一時炮聲隆隆,火光四射,十分熱鬧。


(二)五穀先帝誕辰祭


五穀先帝即上古時代傳說的神農氏,又稱神農大帝、傳說他教民稼穡道,故為中國人崇奉的農業之神。保安宮後殿供奉五穀先帝,清朝時每三年舉辦一次遶境活動,日本領臺之初,因動蕩不安而停歇。至大正十二年(1923),才由大稻埕米商與大龍峒人士重新提倡恢復,於農曆四月二十六日五穀先帝誕辰時,迎出遊遶境。


 


三、管理階層


保安宮雖有僧人擔任住持,但真正掌握實際權力與管理廟產者為管理人。大正初年因管理人王慶忠的管理不善,引發了三堡信眾的不滿,於是由信徒鄭萬鎰等二十餘名發起,假大稻埕慈聖宮開會,會中決議解除管理人的職務,並重新選舉,就三堡中各選出兩名擔任管理人;另外選出董事三十名,另有評議員若干名。管理人的任期為六年,六名管理人如下:一堡陳培根、沈豬,二堡林啟輝、林明德,三堡黃玉階、鄭萬鎰。


四、祭孔與祈雨


在保安宮重修完成後至皇民化時期,廟方做了不少事情。其一是祀孔。因台北孔廟尚未興建完成,〝台北崇聖會〞主辦的祭孔典禮,早在大正十五年(1926)即在保安宮內舉行。昭和二年(1927)九月廿二日,台北崇聖會又於保安宮舉行祀孔典禮。


二是祈雨。明治三十五年,當地住民即因久旱而在保安宮祈雨。後中斷多年,至昭和十八年方又舉行。這是由地主代表陳錫慶為主事者,於五月十六日舉行,先請道士上表,儀式完成後,在陳氏的率領下,數十名農夫正式的參拜了台灣神社。


 



 


肆、保安的轉型與新生(1992-2003)


在過去農業時代,寺廟基本的功能在於提供信徒心靈慰藉的所在,也兼具凝聚族群意識與地方認同的意義。然而,隨著社會的型態的改變,寺廟也必須面臨轉型的考驗,本宮自民國八十年代以來,快速地展開轉型與改造的工作,十餘年的努力下,取得相當的成就,搏得社會各界的矚目與肯定。


一、        內部整頓與再出發


為了增加服務效益,本宮展開全面電腦化的工作。在八十三年新年時全面將信徒資料、收費、解祭、點燈、財務報表等全部納入電腦連線作業,讓建檔、列印同步作業,此舉使整個信徒資料管理向前邁進一大步,也首創寺廟經營管理電腦化。


八十八年起為了開擴文化視野,提供民眾無時空導覽服務,本宮架設完成了「大龍峒保安宮全球資訊網」,設立電子信箱,成為率先進入網際網路的寺廟之一。除了介紹本宮所提供的各項服務和法會外,還有本宮歷史沿革、建築裝飾藝術、保生文教基金會、附設圖書館、藝文研習班等訊息。


 


另外,本宮於八十五年提撥三千萬,成立「保生文教基金會」,在於推動傳統的美術、音樂、戲劇及文化史料的收集整理,邀請專家學者擔任董事。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傳統藝術的傳承與推動確有相當的成效,同時,也使本宮在宗教之外得與民眾有更深入的接觸與更頻繁的交流,使本宮和地方發展出更密切的關係。


二、        兩岸宗教交流


一般寺廟通常會回祖廟進香,以表達飲水思源並增加神明靈力的意義。早在日治昭和五年(1930)時,保安宮信仰圈三堡士紳便組織進香團,前往泉州府白礁慈濟宮祖廟進香。光復後戒嚴時期由於兩岸隔絕,祖廟參訪進香自無可能。


民國八十九年十月起,由副董事長廖武治帶領,三度前往白礁祖廟慈濟宮、青礁慈濟宮謁祖進香。此外,「全國保生大帝廟宇聯誼會」多次邀請白礁祖廟慈濟宮、青礁慈濟宮、泉州花橋宮及廈門、泉州、漳州三地吳真人研究會等來臺交流,並多次參訪本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