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悲華經》所說,觀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他是即將繼承阿彌陀佛佛位的大菩薩。他在阿彌陀佛因地之時,做轉輪聖王之際,是千子之中的第一太子,名叫不眴,出家後號觀世音,他將在彌陀入滅後成佛,號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那時他的國土叫做「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同時在《大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以及《觀世音受記經》等,也說觀世音菩薩是西方阿彌陀佛的脅侍,常住於極樂世界,以阿彌陀佛為師,並輔助彌陀之教化。又在《觀無量壽經》中也說,觀音菩薩於寶冠中,戴阿彌陀;若有眾生願生極樂,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及觀音等諸聖眾,來現此界,手持蓮臺,接引往生。由此可知,觀音菩薩的根本道場,是在西方極樂世界。


  但是,依照《華嚴經》的記載,敘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過程之中,第二十八位大善知識,便是參訪的觀世音菩薩,說在印度的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那裡住的一位菩薩,就是觀自在。此山是在海上,山為眾寶所成,極其清淨,遍山都長滿了花果樹林,泉流及池沼,也均極巧妙之能事。觀音菩薩在那裡,結跏趺坐,無量菩薩恭敬圍繞,聆聽觀音菩薩宣說大慈悲法。從這一記載看來,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南印度了。


  又照我國一般人的信念來說,觀世音不在西方淨土,也不在南印度,而是就在我們浙江定海縣的普陀山。南海普陀山之得名,實係受了《華嚴經》所說補怛洛迦的影響而出現。《華嚴經》有晉朝佛馱跋陀羅所譯的六十卷本及唐朝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本與般若所譯的四十卷本之三種。至於浙江定海的普陀山,本名梅岑,古時我國與日本、高麗、新羅等諸國來往,多取此島為轉站,以候風信揚帆。到了五代的後梁貞明二年(西紀九一六),距今一千零五十二年之時,有一位日本僧人,名叫慧鍔,來華求法,請到一尊觀音像,想帶返日本供養,誰知他的坐船經過舟山群島,卻被狂風惡浪阻住了歸程,傳說當時的海面伸出了許多鐵蓮華,船不能前航,被迫將聖像請上了一個小島,築了一所茅蓬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與此島有緣,日子久了,朝拜的人日漸多了起來,終於更名為普陀山,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與文殊菩薩的五台山,普賢菩薩的峨嵋山,地藏菩薩的九華山,並美齊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