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閩南的民俗,生者為逝者立牌位以寄托悼念之情。只有那些生前為人民大眾貢獻顯著者,才有資格被升格為神,入廟接受膜拜和奉祀,如莆田湄洲島的林默升天為「媽祖」,在同安則有宋代以醫術救人無數的吳本(音「滔」)被奉為「保生大帝」吳真人,在閩南信眾無數。

在福建地方神祇中,吳真人和媽祖的神格最高,且均為歷史人物神,其籍貫都與泉州有關。他們生前積德行善,相傳逝世後又屢次顯靈護佑百姓,大約在北宋末南宋初先後被正式立廟奉祀為神。宋代賜媽祖廟「順濟」,吳真人廟額「慈濟」,濟者渡也,都隱含保佑海上交通之意。因此,在一些研究吳真人或媽祖的文章中,往往把這兩尊神相提並論。都有「火神不敢燒花橋宮」和「火神不敢燒文峰宮」的民間傳說。兩個傳說如出一轍,反映了早期民間道教重陰的思想特色。
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吳真君」、「英惠侯」、「花橋公」等,俗稱「大道公」),姓吳名本,字華基,號雲東,為宋代名醫,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三月十五日出生於泉州府同安縣積善裡白礁村(今屬漳州市龍海縣),一說是宋龍溪青礁人(今屬廈門)。

清末學者楊浚在《四神志略》中,列出的媽祖(即「天上聖母」)、廣澤尊王、清水祖師、保生大帝四位福建主要神,即是閩南民間信仰神明的主要代表。隨著閩南華僑的出國,閩南民間信仰也傳播到海外。

明代泉州崇拜吳真人的程度與媽祖相等。泉州人信奉吳真人,明代已極深廣,久盛不衰,歲時必抬其神像踩街遊行。
泉州郡城供奉吳真人的廟宇頗多,最著者民諺稱之為「北、甲、桂、花」即北山宮、甲第宮、桂壇宮、花橋宮四處。
今桂壇、甲第二宮已廢,另原有的南門青龍宮、三堡宮則存。

福建民間信仰通過分靈、分香、漂流等途經傳播台灣後,台灣分靈廟則定期到福建祖廟進香謁祖。
所謂「分靈」是指移民在離開故鄉前,先到當地的神廟膜拜,繼而恭請一尊故鄉的神像上船,入台後,建廟供奉這一神像;
所謂「分香」是指移民只奉請故鄉神明的香火袋或神符上船,抵台後加以禮拜;
所謂「漂流」是指端午節前後,福建一些宮廟為了驅逐瘟疫,將神像安放在與真船一樣的「王爺船」上,讓它在海上隨風漂流,有的「王爺船」隨風漂流到台灣,台灣民眾在海邊拾到自海峽西岸漂來的神像時,即誠惶誠恐地為其立廟,加以頂禮膜拜。

台灣的醫神有數十位,主要是從福建傳入。其中,保生大帝是台灣影響最大的醫神。吳瀛濤在《台灣民俗》一書中也指出:據民國19年調查,台灣有主神175種3580尊,其中:福德正神674尊,王爺534尊,媽祖335尊,觀音329尊,此四神約占寺廟主神的半數。其中,天上聖母、保生大帝、清水祖師、開漳聖王、廣澤尊王等為閩籍移民奉祀的祖籍神明,被稱為「桑梓神」,受到台灣同胞的特別敬奉!
吳瀛濤在《台灣民俗》中記載了清代北港朝天宮赴閩進香中發生的一件趣事。某年,北港媽祖循例回湄洲謁祖進香。當時,關於奉駕之船隻,信徒求卦請示媽祖,媽祖不選新船而挑了一隻老船。眾信徒以為神意不可逆,只得遵命,但內心都惶恐不安。去程平安無事,回程遇到風暴,隨行的船隻慘遭滅頂,只有媽祖的船安然無事。此因隨行船隻都是新船,行駛較快,以致衝入颱風漩渦。而媽祖的船,船舊行駛緩慢,得免於難。船到港後,信徒走下奉駕媽祖的船隻,發現有一袋米正好塞住船底的破洞。

在古代,閩台民間信仰的主流是福建民間信仰向台灣傳播,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台灣民間信仰回傳福建的現象,最典型的例子是晉江深滬寶泉庵的保生大帝神像是從台灣學甲請回來的。清咸豐年間,閩台商貿往來密切,深滬與台灣僅一水之隔,下午起航,明晨黎明就可抵達台灣,台灣商人在深滬設立益源、義興、東昌、協慶等船行,從事用台灣的糖、米換取北方的棉花、布匹的生意。船員生病了,經常要到學甲慈濟宮求保生大帝藥籤治病,據說十分靈驗。為了方便在深滬祈求保生大帝,協慶號的船員預先塑造一尊保生大帝神像,偷偷地將學甲慈濟宮的保生大帝神像換出,趕上潮汐,揚帆直奔深滬,供奉在寶泉庵中,保存至今,且香火特別旺盛。後來又用每首藥籤二文錢的價格,向往來台灣的船員徵集大甲慈濟宮的藥籤,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才將324方藥籤收齊。晉江深滬寶泉庵的保生大帝神像和藥籤成為閩台文化關係的實物見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