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 王





孫思邈年壽




  唐代神醫孫思邈是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究竟活了多大歲數,向來說法頗異,迄今仍是一個懸案。歸納起來,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說孫思邈生於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卒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享年一百零二歲。其主要理由是:一,據《舊唐書·孫思邈傳》記載,癸酉歲(咸亨四年,673),詩人盧照鄰曾留居孫思邈宅,時孫思邈自云:「開皇辛酉歲生,至今年九十三矣。」按癸酉年孫思邈九十三歲逆推,他的生年當在開皇元年,即辛丑歲。但這與孫思邈自述「開皇辛酉歲生」不合,查辛酉歲,是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如以辛酉歲生下推,到癸酉年,孫思邈是七十三歲,與癸酉歲年九十三的說法相異。從常理推斷,「辛丑」易訛為「辛酉」,而「七十三」很難誤作「九十三」。因此,孫思邈生年定為開皇元年。二,《舊唐書·孫思邈傳》曰:「永淳元年卒。」《新唐書·孫思邈傳》則云:「永淳初,卒,年百餘歲。」可見,孫思邈享年絕不會超過一百一十歲。既然孫思邈生於開皇元年,卒於永淳元年,那麼他的享年當為一百零二歲,而與癸酉歲年九十三的說法也相吻合。

  一說孫思邈的生年在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左右,卒年仍為永淳元年,享年一百二十餘歲。其主要根據是:一,依《舊唐書·孫思邈傳》,北周宣帝時孫思邈以王室多故,隱居太白山。隋文帝楊堅輔政,征為國子博士,但孫思邈稱疾不出仕。按周宣帝即位於建德七年(578),次年禪位於靜帝,而楊堅輔政是在大象二年(580),故孫思邈生於開皇元年的說法令人懷疑。二,魏徵等於唐太宗貞觀時奉詔修齊、梁、陳、周、隋五代史,曾屢次詢訪孫思邈,而他「口以傳授,有如目睹」。按修史人員如姚思廉生於557年,李百藥生於565年,他們熟知前代史事,難道還會一再詢訪比自己小一、二十歲的孫思邈?三,《舊唐書·孫思邈傳》說:「詢之鄉里,咸云數百人,話周、齊間事,歷歷如眼見,以此參之,不 百歲人矣。」據史推之,孫思邈當生於557年左右,則列傳中的有關史事大多可以講通。若其的確卒於永淳元年,那麼孫思邈的享年應為一百二十餘歲。他精通醫術,善於保養,長壽是有可能的。


藥 王 的 由 來

安 定 洲

  傳說孫思邈一天在太白山採藥,他的徒弟上山傳信,說長安城貼下皇榜,皇帝詔請名醫為娘娘治病。於是他師徒下山,在長安揭了榜文。娘娘是皇帝唐王的老婆,自然是十分嬌貴的,給她治病的醫生,還不能見她的面摸她的脈。當時孫思邈想了個懸絲診脈的辦法。用絲線一條,一端拴在娘娘的手腕上,一端自己拿著,孫思邈由娘娘脈膊的跳動而震動的絲線中知道了娘娘的病。認為娘娘懷了胎兒,是胎兒抓住了母親的肝,所以不能分娩而造成的疾病。於是紮了一針,太子分娩,娘娘病癒。唐王十分高興,就賞給他許多財物。他不要,又給他官作,他也不要。唐王無奈,說「給你什麼都不要,難道你想當王嗎? 」孫思邈立即跪下說:「謝主龍恩」,於是唐王就封他為藥王。並賜給他交天翹的王帽和赫黃色的王袍。這件事後來被敬德知道了,很不服氣,以為自己的功勞那麼大也沒封王,就去追趕孫思邈。孫思邈遠遠看到敬德來了,忙把交天翹彎了下來,赫黃袍翻過穿了。敬德走近一看,他穿的不是王袍,只好改口要藥,孫思邈給了他一顆靈丹。後來敬德出征遇到瘟疫,吃了這顆靈丹。不但沒感染,而且還打了勝仗。此後一直給藥王站班。

  孫思邈給娘娘治好了病,便離開長安,沿渭河西行,準備再回到太白山上,孫思邈師徒走呀走呀,一直走到涇河的匯合地方。一個白面書生擋住去路,深深向藥王鞠了一躬,說道:「先生可是藥王孫先生麼?」孫思邈看了看這位書生說:「正是在下,你擋住我的去路可是為何?」這位書生說道:「孫先生,我近日頭暈目眩,只覺噁心,請先生能為我治治這病」,孫思邈放下包袱,擺開藥攤,讓這位書生坐在他的身邊,為他診脈。孫思邈按住書生的寸口,切脈不久,就大為驚異,於是問書生道;「先生怕是天龍降世,這脈不是人脈,請先生老實告訴我,我好進行治療。」書生無奈只好答道:「我本是涇河龍君傲奎,由於心慌瞀亂,昨日帶領龍子龍孫在水面玩耍,流來一股臭水,直灌我喉,於是得下了病,才請先生診治。由於怕驚先生,才化為書生,望先生莫怪。」孫思邈聽了以後,就決定用針刺的方法治療。孫思邈向龍君道:龍體違和,需用針刺。望龍君一現真身,我好選穴用針。」龍王無奈,只得答應。轉眼之間,風雲突起,一條金龍出現在藥王面前。藥王一手執龍角,一手執金針,對準龍喉,急刺一針。由於龍王負痛,龍尾一擺,大風飛揚,把藥王攤上的藥物吹了一河灘。到了藥王取針,龍君復為書生後暴風平息,藥王的藥攤已經亂七八糟。於是藥王令徒弟和龍王在河灘上為他揀藥,當時無論什麼藥材,都臨時收在一個包袱之內。別了龍君,繼續前行。

  後來孫思邈在行醫中,只背這個什麼藥材都有的包袱走遍天下,他死後把這個包袱傳給他的徒弟,徒弟又傳給自己的徒弟,世代相傳。於是今天所有的草藥都有這個無所不有的藥包袱——浪雜子。

  相傳孫思邈應唐王的邀請,下山時發現他常騎的黑驢被虎吃了。於是他遣來太白山神土地,讓他把山上的所有老虎驅來,問它們是那個把黑驢吃了,老虎一個接一個走到孫思邈面前擺頭示意不是它們吃的,然後走去,最後一個老虎,蹲在地上。低著頭好像很羞愧的樣子,孫思邈問它: 「黑驢是你吃的嗎」?老虎點點頭。於是孫思邈把;藥掛在老虎的脖子上說:「你既吃了我的黑驢,你就代替它作我的坐騎吧」!於是他便跨上虎背,從此,這隻老虎便乘乘地馱著藥王治病,濟世救人。後來民間塑供的藥王像便是坐虎針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