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慶安宮,又稱銀同袓廟,供奉保生大帝,為清代彰化縣城泉籍移民之信仰中心。
清嘉慶二十二年(西元18l7 年),由同安縣士民渡台耆鳩金公建。
廟中橫匾書(銀同邑廟),即同安縣美稱。
按保生大帝名吳真或吳真人,俗稱大道公,宋代同安白礁人,傳治疾多奇效,民間
崇為醫神。
此廟前埕為彰化 著名夜市所在,廟宇仍保留傳統木造建築,其木石雕刻皆稱精緻,
風格之古樸為全臺近一百五十所保生大帝廟之 冠。
今廟內仍存清嘉慶年間古匾(惠我生民)、(參資化 育)、(開閩第一)、(容保無疆)、(澤
及藜民)等古匾,以及 道光年間古聯為彰化市街發展史上重要文物。
本廟坐北朝南,格局方整,為兩殿兩廊兩護室之格局。慶安宮的石柱碩大,中庭鋪
滿至大陸湩來的石板,冠 於彰化之古廟。木棟架帶有粵東榆獢C
慶安宮由來
明太祖朱洪武與陳友諒帶兵前往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北境,長江以南,奇周圍沿岸,南昌、進賢、餘干、鄱陽、都昌、星子、德安、永修諸縣,為五大湖之一)。正好颱風來襲,友諒在舟上壓制敵人,太祖戰北,不料,舟就快翻。只見真人出現在雲端,遂反風回浪,帶祖得以安。在金陵(現今之南京市),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壬子歲時,被封為「昊天御史醫靈真君」。
成祖永樂年間,文后患乳疾非常嚴重,醫治無效。太子榜求名醫,真人化做為道士,詣闕請視,太子引進,但文后害羞而不見。真人曰:「但於門外,以線懸而診之可矣!」文后將線與貓,真人曰:「非熊也,乃貓也。」文后又繫之門鐶以試,真人又曰:「是金木性,非人脈也。」數試皆知其偽,皇后驚悟,將線至乳部而診之,真人曰:「乳疾也,非炙不可。」文后自覺得羞恥,不想躬身,真人曰:「請于屏外,懸之炙之可以。」遂從之,經月餘,乳疾以好。太子贈金,不收;封爵,固辭。問姓名住處,真人以實告之,俄頃乘鶴飛去。
- Mar 20 Tue 2007 13:59
彰化慶安宮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