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歸仁鄉龍鳳宮新建宮宇將落成於96年7月21日農6月8日請示本宮大帝


諭賜廟門對聯﹕龍飛天地撼動三界享勳煙》《鳳舞凡世庇佑萬民得香火》


龍鳳宮奉祀保生大帝為本宮三大帝分靈。龍鳳宮訂於96年8月10日丁亥年


6月28日子時舉行安座大吉,本宮大帝神令牌、二大帝金尊、三大帝金尊、舍


仁元帥,將前往該宮主持安座大典,諭示本宮爐下全力助之。



龍鳳宮相簿集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江內海

早期台江內險存在時,台島的政治、軍事、教育、文化、經濟等均以台江東畔的郡城--台南市--為中心,而以台江為屏障。然而,由於台島河流具傾斜度大、河流湍急、地質鬆弱、雨量不均、颱洪暴烈等特性,使得港灣的興廢與大河流-溪道的變遷有密切的關係,從而也造成中心城市的遷移。受曾文溪改道而淤廢的台江內海即為一例。(盧嘉興,1981b:61-90)

  台江內海為台灣府治天險,康熙年間台江內海內陸海岸線,北自歐汪溪口(今台南縣將軍鄉山子腳西邊),南伸至卓加港(今台南縣七股鄉篤加),後東灣至含西港(今台南縣安定鄉港口)、西港仔港(今台南縣西港鄉西港)、菅寮港(今台南縣安定鄉管寮)、直加弄港(今台南縣安定鄉安定)、灣港(今台南縣安定鄉港口,即當時灣港口,亦即目加溜灣港之港口)、洲仔尾(今台南縣永康鄉洲仔尾)、柴頭港(或寫為草頭港,今縱貫公路台南縣市交界處),歷郡城(今台南市市區)西邊至南郊瀨口(今台南市南郊鹽埕南邊,該村落已廢,現無存),至台江內海西邊外圍沙嶼。

  乾隆年間,台江內海海岸線受諸溪流影響,漸次向西挺出,至道光年間已達數鄉之土,致為爭佔新浮海坪地具控案特多。道光三年(1823)七月大風雨,曾文溪改道向西港南流注入台江內海,因洪流挾帶下內山崩陷的泥沙,台江內海被淤塞,沙泥驟長變為陸埔。


 


曾文溪 改道情形

  曾文溪是現台南縣轄域內的河流中最大者,源發自嘉義縣阿里山的水山,至台南縣七股鄉五塊寮與台南市安南區土城子間入海,溪身長136.9公里,流域面積1,212平方公里,寬度上流200公尺,中流900公尺,下流1,300公尺,列為本島第四大河川。由於該溪自昔其下游屢次改道,迄清末均以該溪道為嘉義縣(原稱諸羅縣)、安平縣(原稱台灣縣)之縣界,所以該溪道的演變對於台南縣(屬昔嘉義縣、安平縣各一部份)的舊疆域變遷有莫大的關係。

  曾文溪依照荷據時期的各類海圖與地圖均係於蕭壟(今之佳里)以南直接流入台江內海,但經歷明鄭至隸清後之志書則上游稱為灣裡溪,下游稱為歐汪溪,即從今之將軍溪入海。

  道光三(1823)年七月大風雨,曾文溪第一次改道,透菅寮出西,其本流經過台界直出鹿耳門礁口,是曾文溪入海的主流。在鹿耳門東邊又另分支斜南透出安平角大港口原台江殘部入海。

  台嘉縣界原內陸係以新港溪為界,溪南屬台邑,溪北屬嘉邑,但自台江內海淤填後不久,即有以曾文兩縣疆界之議。其間,曾文溪主流已再次改道,經蠔殼港橫西至公地尾,即沿原之副流轉南經土城仔東邊合第一次改道之下游轉西由鹿耳門出海。

  因曾文溪第一次改道係由管寮向西由鹿耳門入海,溪道是屬東西直線,所以鹿耳門口置順直不變;至第二次改道經公地尾向南下後再轉西,水流直衝鹿耳門口南岸後入海,成為掘鑿曲流,以致鹿耳門南岸逐漸被沖失切割,至同治十年(1871)七月大風雨,山洪暴發,造成建自康熙五十九年(1720)鹿耳門南岸的天后宮被沖毀於該溪流中。

  後曾文溪於民前八年(1903)第三次改道,由三股溪經國賽港入海。復於民前一年(1910)第四次改道由十分塭、青草崙入海,即現在的溪道。其間尚有多次溪道中間沖缺堤防改道,但係屬局部性較小者,且無影響整個溪道與出口,故均未列。


台江陸浮時,西港北邊與佳里南方及後營一帶原流入歐汪溪之眾水另集成一道,經蚶西港沖毀自洲仔尾遷安定里建場之洲南鹽場場地,自今之七古鄉鄉公所南邊鹽埕地與頂下破坪間入海,現名七股溪。   


資料來源﹕盧嘉興 文史工作者



1 曾文溪屢次改道情形表















































溪名

改道次別



年別



經過地名



出口地名



備註



歐汪溪


灣裡溪



 



康熙三十三年(西元一六九四年)以前



 



現臺南縣將軍鄉山仔腳(即現將軍溪口)



自康熙三十三年鄭氏降清後十年高拱乾篡臺灣府志,為灣最早志書即紀為歐汪溪可證該溪在其前即經經歐汪溪(今將軍溪)入海。



曾文溪


溪裡溪



1



道光三年(西元一八二三年)七月



 



鹿耳門(令鹿耳門溪媽祖宮附近)



同時另一分支斜南透出安平,又另一分支由蠔殼涗經向西至公地尾後轉南合主流由鹿耳門入海。



曾文溪


鹿耳門溪



2



光緒三十年(日明治三十七年)



上游至蘇厝甲同右,下游改道經菅寮歷溪埔,即後來之公親寮、學甲寮南邊,經鹿耳門入海



鹿耳門下流曰鹿耳門溪或港



而原北分支流業於道光二十八年(西元一八四八年)由徐宗幹擬議,引從國賽港入海,並經施入工排洪措施。



曾文溪



3



 



主流經改由原北分支流經公地尾轉南歷土城仔東邊由舊入海。



現三股溪口下游後稱曰三股溪



係原人工排洪之死溪道入海。



曾文溪



4



民前一年(日明治四十四年)



下游改道自公地尾向西經十分塭青草崙入海。



現溪口



在臺南縣七股鄉十份村五塊寮與臺南市安南區土城青草間入海。



 


台江內海之鹽田歷史


(三)前清時代:
1、1726年(雍正四年)──台島依照內地的通制,實施就場專賣,頒布鹽制,888鹽業收歸官營,由台灣府管理。當時的鹽場共有四處:瀨北場(台南鹽埕)、瀨南場(高雄打狗鹽埕)、洲北場(台南永康鹽行)及洲南場(鹽水溪口)。


2、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增設瀨東場(打狗澳東南邊的大林蒲臨內海海灘)及瀨西場(彌陀內海)


3、各場遷徙沿革























瀨北場

‧1665年,陳永華闢建,稱瀨口鹽場。
‧1726年(雍正四年),正式稱為瀨北場
‧1750年(乾隆十五年),遭洪水所毀,往西北邊不遠處遷徙。



瀨南場

‧明鄭晚期闢建,稱打狗鹽場。
‧1726年(雍正四年),正式稱為瀨南場



洲北場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遭暴風雨所毀,遷往諸羅安定里 含西港西邊(今台南縣佳里鎮埔頂及七股鄉大寮交界處), 沿用舊名。
‧1822(道光三年)年遭洪水,原地幾經興修,產量轉豐。
‧1844年(道光二十五年)颱風大作,鹽灘幾乎全毀。
‧1846年(道光二十七年)洲北場移建北門嶼(今北門鹽場三區洲北場務所轄區,俗稱舊埕鹽灘),西接瀨東場。

洲南場
‧1788(乾隆五十三年)年遭洪水淹沒,遷到嘉義安定里卓 東南邊海灘(今七股鄉公所南邊的鹽埕地及頂坡坪、下坡坪 一帶)。
‧1822(道光三年)年遭洪水,曾文溪改道,隔年,吳尚新承 辦遷場,在乾隆年間的大田場(今布袋內田)舊址北邊(今布袋鎮新厝里)收購民塭建改良新式鹽灘。

瀨東場
‧1800年(嘉慶五年)遭洪水,遷徙洲南場東邊,即含西港西邊的外渡頭(今佳里鎮外渡頭)臨台江內海海灘,仍稱瀨東場。不久再遭洪水。
‧1818年(嘉慶二十三年)再遷往北門嶼西南邊的井仔腳(今北門鄉永華村)海埔地建場復,仍沿舊名。

瀨西場
‧1756年由瀨南場民所闢建。
‧1857年(咸豐七年)遭濁水溪(後稱阿公店溪,今岡山溪) 洪水氾濫,內海淤塞,鹽灘無法修復,曬民遷徙瀨南場併曬而廢。


(四)日治時期:
1、前清時期,台灣鹽是以銷產量,鹽灘建設受到嚴格控制,面積約六、七百甲,年產量約四十萬石左右(約二萬五千噸)。/日治初期,雖然對鹽務採開放政策,但當時台人多不願受異族統治,鹽工製鹽受影響,鹽販商也意願低落,以致鹽灘逐年荒廢,到1899年重新實施鹽專賣制度,當時全島原南部五大鹽場鹽灘僅存198甲。另北部有淋滷式五甲,共計二百零三甲。

2、日治鹽灘興革 

















第一期1899(光緒25年/明治32年)~~1905年(光緒31年/明治38年)。

背景:這時期始於日總督府實施專,頒布鹽田規則,以修復及新闢鹽灘為主。


成果:曬滷式鹽灘新闢395甲,原存及復舊448甲,共有鹽灘843甲。
    淋滷式鹽灘新闢140甲,原存及復舊73甲,共有鹽灘213甲。



第二期1906(光緒32年/明治39年)~~1918年(民國7年/大正7年)

背景:這時期因日本大量缺鹽,且韓國不足的鹽一部份由台島供應,以新闢及廢曬不良鹽灘為主。


成果:曬滷式鹽灘新闢982甲,廢灘208甲,加上舊鹽灘,共有1617甲
    淋滷式鹽灘廢曬145甲,僅存68甲。



第三期1919(民國8年/大正8年)~~1945(民國34年/昭和18年)

背景:一次大戰後,日本工業用鹽急需,總督府調整台島鹽業政策,鼓勵日本財閥投入台灣鹽業生產,台灣製鹽株式會社成立,南日本製鹽也接著成立。


成果:曬滷式鹽灘新闢554甲,廢曬80甲,加上舊灘共有2091甲,另闢採滷鹽灘189甲。。
    淋滷式鹽灘,油車港68甲鹽灘於1928年全面廢曬。



開闢工業用鹽灘

A、台灣製鹽會社──1935年,台灣製鹽獲得許可在台南縣七股及將軍鄉開闢工業鹽灘3800甲,但因地理位置不佳,至1940年才完成398甲,計劃暫停。而該鹽灘即現今七股鹽場的「台區」鹽灘。


B、南日本鹽業會社──1937年成立,預計四年開闢鹽灘4500甲,年產工業用鹽45萬噸,並預定鹽灘完成後緊接著建立大規模的製鹼工業和苦滷工廠。後來實際開發鹽灘布袋土盤鹽灘1992甲及溴素工廠一座。七股土盤原計劃闢2684甲後來實際完成1691甲。烏樹林土盤鹽灘403甲。


C、鍾淵曹達會社──1942年成立後,在台南安順闢鹽灘667甲。



 


(五)終戰之後:
1.台灣六大鹽場,曾盛極一時,終究,還是得面對無鹽的結局。
















‧鹿港鹽場,1964年結束曬鹽。
‧烏樹林鹽場,1986年結束曬鹽。
‧台南鹽場,1997年結束曬鹽。
‧布袋鹽場,2001年結束曬鹽
‧北門鹽場,2001年結束曬鹽
‧七股鹽場,2002年最後一片機械化鹽灘收成,結束曬鹽,台灣318年的曬鹽歷史正式畫上句點。


2.在業承攬鹽工180人配合台鹽民營化,於1991年10月全部辦妥離業,傳統曬鹽業正式走入歷史。







資料來源:布袋嘴文化協會 蔡炅樵先生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本宮台江東灣含西港保生大帝諭示遙祭祖宮時必介備香擔,一對吾宮使用、


一對大龍峒保安宮使用。香擔之意義﹕香擔,為一對廟宇型式小木箱,為當年


「頭家」挑擔隨行,預備舉行請水火儀式帶回宮中,香擔本身就含有前往祖廟


進香分回香火的象徵意義。香擔在一場廟會活動中,常扮演著最為重要的關鍵


,小小的空間哩,放著是代表飲水思源的香火,又或許代表兩廟源源不絕,


厚的情誼。香擔,祂除了代表香火之外,另一層涵義是,代表著祖廟或上天所


賜予的千軍萬馬,在廟會遶境的同時,常跟隨在主轎的前面,一同


參與巡狩地方的神聖任務。


《香擔製作未完成品》


本作品是由本版主 鄭東勝DIY親手構想製作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嶽殿文章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照片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
東嶽殿主祀東嶽大蒂,又稱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簡稱天齊王,另稱東嶽泰山神或泰山府君。

  

  因東嶽即泰山,相傳東嶽大帝就是職司泰山,權掌人間的福、祿、壽,懲惡罰奸,為陰陽十殿明王的首席,也是陰司地府的主神,所以東嶽大帝對作奸犯科、做惡多端的人都能明察秋毫、賞罰分明,深得民心,因而每逢嶽帝誕辰的十日初一日,民間都虔誠膜拜,熱鬧慶祝。

  

  臺南東嶽殿又稱東嶽廟或嶽帝廟,創建於明汞曆二十七年癸丑(西元一六七三年),位於當時的府城東安坊附近。歷年來經過多次修建,直到民國三十一年,日本人因開闢道路,將鐘鼓樓及三川門拆除,門前石獅座也被移走,廟貌改變甚多。民國六十八年,再因拓寬廟前建國路為十五尺道路,拜殿又被拆除,廟門也被迫移到騎樓邊,正殿緊臨喧囂的道路,與原來有寬廣的廟埕相比,真是天壤之別。

  

  所幸,拆除的舊材料都儘量使用到目前的廟門上,總而觀之還頗為古典樸實。建於明永曆27年(1673年),又稱「東嶽廟」或「嶽帝廟」。

  

  最早只是一處建於東門圓環的草庵,後來鄭經將舊廟遷到今址,成為台灣最早的嶽帝廟,性質與城隍廟相近。由於具有守護地方的功能,所以很受到官方的重視,經常整修,清代中葉的東嶽殿已是三進雙護龍,外有鐘鼓樓的堂皇廟宇了。

  

  日治時期(1942年),由於市區改正,廟前街道拓建,鐘鼓樓、三川門都被拆毀。民國68年(1979年),道路再度拓寬後,全廟僅剩兩進。民國83年(1994年)重修後,整體格局恢復為三進。
大眾運輸:
搭乘1號、7號、17號公車至東門圓環站下車,再步行過去即可。

自行開車:
從台南火車站前中山路往南走,左轉民權路,即可以到達。

















共有 12 張照片 看更多照片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天后宮文章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照片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
大天后宮,俗稱「台南大媽祖廟」,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大天后宮供奉的主神,也就是俗稱的媽祖婆,是台灣民間的宗教信仰中最普遍的神明。大天后宮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王府。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水師提督施琅攻佔台灣後,鑒於台灣人民對於媽袓信仰的虔誠,為收服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袓廟,並將媽祖晉封為天后,廟稱大天后宮。大天后宮主要可分成四大部分,三川殿、拜殿、正殿、後殿,稱之為「四進」。栩栩如生、尺寸碩大的媽祖神像是本宮最大的特徵,是約300年前一位大陸泉州師傅所做,可說是台灣泥塑雕像的代表之一。



一般廟宇門上皆繪有門神,而大天后宮為了顯示天后的尊貴,不繪門神,改以門釘替代來裝飾。大天后宮由於地位崇高,所以歷代名人所貢獻的匾額不勝枚舉,尤其歷代帝王御筆親題的匾額,更是深具歷史價值。拜殿左右兩邊的牆上分別嵌有兩塊古石碑,其中施琅將軍於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所立的「平台紀略碑」是現在台灣所保存的最早清碑,書寫攻台之經過、安撫民心及善後處理的方法。大天后宮具有豐富的建築特色與歷史文物,穿梭其間,宛如置身藝術殿堂,令人有如獲至寶的感覺。
大眾運輸:
客運:自台南火車站前搭2、5、7、11、14、15、17、18等路市公車至西門站,轉搭27路公車於天后宮站下車

自行開車:
自永康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走1號省道、進入公園路後、右轉民族路二段銜接永福路二段、即可抵達

















共有 45 張照片 看更多照片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商德記洋行文章來源:台南市政府

照片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
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

  

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以後,日政府將鴉片、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洋行貿易量銳減,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影響船舶載卸,紛紛關閉,唯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

  

宣統3年(1911年)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臺灣光復以後,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民國68年,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英商德記洋行,長二十英丈,寬十二英丈,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

  

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此外,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
古堡街一○六號

















共有 24 張照片 看更多照片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化老街文章來源:台南縣觀光旅遊網

照片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
新化老街位在市中心,二條省道交會的中正路。新化老街原有二條,前些年為拓寬道路拆除了中山路段的吉洋樓,目前僅存中正路四十八戶,齡約八十年之建築群。經鎮民多數表決,學者、文化工作者的努力爭取而保留下來,並重新整理美化老街的外觀,期待再一次恢復老街的風華。新化地處於山區進入平原的要衝,很早以前即形成商家行旅的交易、補給重鎮,中正路、中山路一帶街採巴洛克式的立面建築,花紋與雕飾相當講究,具有古典、堅實、壯麗的建築外貌。見證了百年的繁華。與今日騎樓下斑駁的招牌和老店舖蕭瑟景象對照,新化老街風光是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富藝術價值及歷史意義的建築,卻是新化鎮民的寶。
開車:中山高下永康交流道,循177甲往南,接台20線往新化直走即抵。

















共有 12 張照片 看更多照片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鯤鯓代天府文章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照片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
南鯤鯓代天府位於台南縣北門鄉,由兩座廟所組成,大廟代天府,祀奉五府千歲;小廟為萬善堂,祀奉萬善爺,是全台規模最大、最古老的王爺廟。分布在臺灣西南外海的許多小沙汕,由於地勢形狀像鯤魚的身體,所以五府千歲便以「鯤鯓」為名。



民間相傳萬善爺乃清康熙年間的一個小牧童,因頗有慧根,在康榔山的空地上悟道成仙,也就是今日南鯤鯓代天府的廟地。而五府千歲於清嘉慶年間渡海來台,也看上此地建廟。由於雙方互不相讓,只好以武力來決定誰才有建廟的權力。最後,由赤山岩觀世音大士出面調解,協議五王蓋大廟,萬善爺蓋小廟,共同救渡苦海眾生。自此之後,神靈顯赫,香火鼎盛,前來參拜的弟子們不計其數。也形成南鯤鯓代天府奇特的寺廟文化。



這座國家二級古蹟、建廟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南鯤鯓代天府,主祀李王、池王、吳王、朱王、范王等五府千歲.,相傳他們是三百多年前乘坐王船來台,佔地六萬坪的廟堂、前埕、主殿、花園都建造地相當可觀。在草木難存的濱海沿岸中,內部鯤園、虎苑、海山亭等庭院設施,裝潢華麗,外觀宏偉,是難得一見的景觀。具保守統計,每年南鯤鯓廟的遊客量可達400萬人次以上,尤其每逢農曆4月26日及27日,為最熱鬧的王爺祭,信徒加上各地王爺廟進香團與乩童的參與,宛如全台乩童大集合,場面十分熱鬧。
大眾運輸:
由台南火車站前或新營市搭往南鯤鯓的興南客運或新營客運可抵

自行開車:
北部出發:
中山高(國道1)→新營交流道→鹽水(過境)→台19→義竹→縣172→海寮→台17→南鯤鯓
南部出發:
中山高(國道1)→麻豆交流道→縣171→學甲→縣174→溪底寮→台17→南鯤鯓

















共有 21 張照片 看更多照片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鹿耳門天后宮文章來源:台灣之門-鹿耳門天后宮(官方網站)

照片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
台灣西南沿海北起八掌溪,南迄二層行溪一帶,是台灣最早墾殖的一個地區,這一帶從明末清初漢人移墾以來,迄今已三百餘年,其間海岸、地形、人文景觀(村莊、行政區劃分、人口分佈等)發生了極劇烈的變遷。清朝初年,這一帶絕大部份是水面,北面是倒風內海,南面是台江內海,外有沙線環繞,中間由一半島地形隔開,此一半島古陸地中有漚汪溪(即今日的將軍溪)貫穿,半島上的村落如二重港、頭港、北門(嶼)、漚汪(將軍)、蕭瓏(佳里)等即為早期之聚落。三百多年來滄海桑田,變化極大,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漸次消失,此一半島的居民及其源源不絕而來的祖籍鄉親移民,一方面與當地平埔族同化融合,一方面以幅射狀的移墾、發展方式向鄰近四鄉遷移,擴展、推源溯始,這一帶(包括半島陸地、內海)實為台灣移民奠基發展的主要原鄉之一。踏尋先人走過的足跡,有助於理解自己的歷史傳承與淵源。



「鹿耳門」是古老台江內海的首要軍事、經貿大港,位於北線(汕)尾島與隙子島之間的港汛,是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打敗荷蘭人、改變台灣歷史與台灣人命運的第一現場。因此,鹿耳門在全球與台灣的近代史中,確實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而有中外史家所稱頌的台灣之門、全台門戶、台郡咽喉、台灣八景、台邑六景、府城天險、府城三郊海上舞台....等等美譽。



1694年高拱乾《台灣府志》稱「鹿耳門台灣咽喉也」、1695年徐懷祖《台灣隨筆》稱「鹿耳門為台灣門戶」、1773年朱景英《海東札記》稱「鹿耳門全郡之門戶也」,至於讚嘆鹿耳門之政經地位與軍事價值,以及歌頌鹿耳春潮、鹿耳連帆、台江千帆之盛況者,可說是清朝文武百官、騷人墨客等喜於吟詠之主題,大量的中外文獻上均有明確詳實的記載或者深情款款的細膩描寫,所以稱為〔台灣之門鹿耳門〕,毋庸贅述或備註。



鹿耳門北汕尾島,自古來的聚落就只有島嶼北邊的媽祖宮村(顯宮里與鹿耳里),以及南邊的四草庄,目前仍然保持小小漁村與鹽舍之部落型態,東臨濱海公路、西濱台灣海峽、北依鹿耳門溪、南靠台南科技工業區與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顯宮里的土地面積約四百七十公頃,居民一千三百餘人,主要依賴近海養殖維生,如在鹿耳門溪口沿海與鹹水漁塭養殖牡蠣、草蝦、虱目魚等水產。



顯宮與鹿耳兩里居民,素來信仰媽祖、崇拜鄭成功,以鹿耳門天后宮為宗教、文化、政治、社教活動中心;民風淳樸、堅毅而團結,與全國各地一千餘尊媽祖神明結為「媽祖金蘭姊妹會」,是台灣最重要的媽祖信仰圈之一,每年至鹿耳門天后宮朝聖的香客逾百萬人次。
台南市安南區媽祖宮顯草街三段1巷236號

















共有 21 張照片 看更多照片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赤崁樓文章來源:交通部觀光局

照片來源/玩全台灣旅遊網 更多照片
赤崁樓乃荷蘭人於西元醫一六五三年創建,原稱普羅民遮城(Provintia荷文為永恆之意),漢人則稱之為「赤崁樓」、「番仔樓」或「紅毛樓」;雖然「赤崁樓」已歷經明、清、日據時期,至今仍大約維持原貌。



赤崁樓從荷蘭人據台時期便是行政中心,西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即改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治。清初台江尚未淤塞前,浪濤可直達赤崁樓下,「赤崁夕照」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赤崁樓前有九座清代石龜馱碑,是從他處遷移至此,傳說石龜為龍生九子之一,因好負重而變成龜狀。另外「斷足石馬」的雕像有一傳說是因石馬入夜後會化作妖怪騷擾百姓,所以才被斷足,成為現在的模樣。



後來,赤崁樓因民變的破壞及疏於管理而日漸頹圮,而原本荷式建築的主體也加上了中國式的建築,一度上面還祭祀了觀世音菩薩等神明。日治時期,赤崁樓改為陸軍衛戍醫院,也陸續展開修建及整修,光復後,將木製結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並將主要入口改向,而成為今日赤崁樓的模樣。
大眾運輸:
自台南火車站前搭17路市車,於赤崁樓下車即抵。

自行開車:
台南(仁德)交流道下,循182道縣往台南市區經東門圓環取北門路再左轉民族路直抵,全程約6.5公里。

















共有 82 張照片 看更多照片













































gds7010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